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提高教学效率,搞好历史课堂教学,就能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历史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充分地自主学习和适当地探究学习。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强时,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向学生概括介绍历史课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的总体目标以及学好历史的方法。其次,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如教师可以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导入新课,明确新课的难点、重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欲望。再次,要注重知识的有用性。如在探究具体的历史问题时,可以用古今对比、纵横联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是有用的和必需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处理好历史教学中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关系。教师应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正确讲授史实,不能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歪曲史实,随意夸张,把传说、故事、神话当做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就事论事,仅仅注重教材知识的讲授,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历史枯燥无味。在现代社会,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繁荣发展,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很多涉及他们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如果教师立足于教材,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历史时就会兴致盎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丰富高尚的情感以及锐意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把讲台变成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师生、生生互动。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也要及时给予关注、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与教学联系不密切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解答,并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批评、指责,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开展历史课堂活动的原则是:“不怕学生的观点有错误,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因此,教师要表扬勇于提出观点的学生,并适当进行点评。
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非常重视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事物抽象、时空遥远是高中历史的基本特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时的最大障碍。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同时重视学生的感悟和生活体验,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把形、声、色、光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讲述“九一八事变”时,可以先播放《松花江上》、《九一八小调》,营造日本侵华后东北人民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气氛,使学生深深体会东北人民痛失家园的悲愤心情。之后,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从而深刻理解历史,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总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拓展视野,从狭窄的知识领域走向宽阔的生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