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误区

2011-12-29 00:00:00岳晓燕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8期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很快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凸现了许多优点,如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自助式、互动式、讨论式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获得成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反思课改以来的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存在着生搬硬套、摆空架子、缺乏实效等现象。更为甚者,合作学习已演变成观摩课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逢课必用,成了“课改标签”。许多教师在操作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但仔细一看,这“热闹非凡”背后的学生“合作学习”是只“作”而不“合”,学生大多“各自为阵”。有的小组搞“一言堂”,小组中优秀者滔滔不绝,后进生却成了陪衬,甚至一言不发;有的你争我抢,优秀学生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唱“独角戏”,而其他学生则是更多地充当听众,即使有不同见解,也不会受到重视,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两极分化”。各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往往说“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如何如何”,而不说“小组怎么样”。一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则东走走西看看,无所作为,讨论完毕则说“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说得很好”,教师评价和激励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个体而不是小组。这些显然不是新课改想要达到的目的。目前,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忽视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走进课堂,令教师、学生耳目一新。但是在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合作学习仍然只停留在教案上,没有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理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即把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成为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只注重学习方法的实施,而忽略了合作意识这一教学理念的贯彻。其次,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也是造成合作学习徒有其表的原因之一。由于许多教师从传统教学中走来,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的训练有限,所以合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也有限,造成实施过程中虽然做到“形”似,但“神”却没有抓住。其实,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革,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
  目前学校教育偏重于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可见造成我们的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的不是别人,正是学校教育本身。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离开了合作的教育目标,“三个面向”从何谈起?因而笔者认为学会合作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应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间通力合作,使他们能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当前,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更需要全社会、全世界、全人类的通力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倡合作、培养合作技巧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事情,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学习。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都离不开“小组讨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分组讨论,而是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具备合作的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是否有合作的效果。那种以分组代替合作,以读资料代替讨论的方式往往缺乏实际效果,合作只是形式,其实效性无从体现。
  3.任何教学情境下皆可进行合作学习。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处或过难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处或动手实践处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全班教学处或教师引导处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出现时机不当的原因有三:一是一些教师在观念上过于迷信合作学习的作用,误认为其他教学方式一无是处而合作学习无所不能。二是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形式,不考虑教学实际效果。三是个别教师不善于创造和把握有利的教学时机。
  合作学习要讲究一定的契机,不能随心所欲。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是通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的。我们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自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发自内心,确实需要合作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采用。
  总之,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同学习内容、初中学生认知心理差异、教师本人状况和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或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