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材料进行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那么,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原则呢?笔者在执教《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时采用了材料教学模式,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选择材料时要关注内容的典型性
关注内容的典型性,是指在选择材料时要围绕某一主题,直观地反映该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明治维新前日本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成长。这就是主题,我围绕这个主题选取了下列材料:“在19世纪中期大阪附近的棉织业中心河内出现了许多经营‘木棉寄屋’的农村商人,他们收购农村手工业者的产品,再转售给大阪的棉布批发行。接下来,他们进一步通过‘换棉’和‘出机’的方式控制农村家庭手工业。所谓‘换棉’,是指商人供给棉花,农民在家里纺成纱或织成布,商人按成品数量支付酬金;所谓‘出机’,是指商人不仅提供生产原料,而且提供纺织机械,农民在家里织成布匹,按照成品获得酬金。再进一步,商人出资,从贫苦农家招募‘机织下女’即女工集中在厂房中进行生产。”该材料讲的是19世纪日本农村中出现的“经营‘木棉寄屋’的农村商人”的发展状况。其中的一些名词有典型的日本特色,如“换棉”、“出机”等。材料中的农民、“机织下女”与商人之间又构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通过了解这个材料,学生一方面了解了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日本明治维新前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的认识。此外,学生也很容易与明朝中后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建立联系,在中外历史对比中深刻理解已学知识。
二、选择材料时要体现知识的拓展性
体现知识的拓展性,是指在选择材料时不就事论事,紧密联系所讲知识,与过去所学相似知识或后续将学知识建立联系,以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比如明治维新后的政治状况与德川幕府统治时的政治状况有联系,与德川幕府统治时的政治状况相比也有变化。那么,如何利用材料对知识进行衔接拓展呢?我选了以下材料:“幕藩体制:幕府和藩国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的将军手中。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掌管全国1/4的土地和许多重要的城市,全国其他地区按亲疏关系,分为亲藩、内藩和外藩共200多个藩,将军依靠亲藩、内藩,对边远的外藩严加防范。藩的首领称大名,拥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相对独立性,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大名都养有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俸禄,必须效忠于将军和大名,武士拥有配刀权,是幕府统治的基础。”以上材料蕴含如下信息:日本是封建国家;日本政治体制为幕藩体制;日本存在封建等级制度;天皇为傀儡,将军拥有实权;地方藩国与将军有亲疏差别,大名在领地内拥有相对独立性;武士拥有特权,是封建统治的基础等。这些信息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拓展: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社会性质不同,为评价明治维新作铺垫;幕藩体制不是中央集权制,易产生割据局面,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废除该体制,实行政治统一,建立全国市场,为分析明治维新内容作铺垫;日本权力结构特殊,将军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天皇也往往成为反对势力推翻将军统治的旗帜,为学习后面的“尊王攘夷”、“大政奉还”、“倒幕运动”、日本形成天皇制等作铺垫;藩国间存在亲疏等级且拥有独立性,易于反对幕府势力形成,从而提升自身实力,也易于推行改革,为分析西南强藩推行改革并成为倒幕运动主要基地的原因作铺垫;武士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如果封建统治基础发生变化,幕府统治的结束也就为时不远了,为下面分析武士阶层的变化提供了依据。通过这样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点。
三、选择材料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选择材料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如在讲完“黑船事件”后,我出示以下材料:“尽管当年佩里率领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国门,但是后来一些日本人却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伊藤博文在其登陆处书有‘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其登陆地点神奈川县久里滨每年都有纪念佩里来日的‘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之后提出问题:“佩里制造了侵略日本的‘黑船事件’,为什么一些日本人却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这样,为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