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2011-12-29 00:00:00张美绚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8期


  解答地理综合题的过程,就是将平时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问题是什么,该运用哪些所学知识回答,怎么回答,这是我们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下面笔者结合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试卷第37题,谈谈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
  一、例题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1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二、答题技巧
  (一)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的关键。那么,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应该怎么审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研究问题设置,抓取关键词,审清题目要求。
  (1)审行为动词和提示性词语,明确答题要求。在地理综合题题目设置中,行为动词大致有简述、描述、分析、说出、说明、评价、比较等。如上例第一问行为动词为“比较”、“分析”,第三问行为动词是“简述”,动词不同,要求不同。第二问“比较”要求体现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分析”则要求对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详细说明,而非简单叙述,必须分别说出甲为何多乙为何少,要求答案体现分析问题的完整性;第三问“简述”即简单说明限制性因素,不用对其前因后果多作解释。有些提问的设置对答案的出处起限定和提示作用,如上例第四问中的“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提醒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有关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一切信息进行作答。
  (2)审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题目的关键词会指明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只有清楚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才能确定答题方向,从而调动知识储备进行答题。如上例第(3)问的关键词是“水稻种植”,说明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水稻种植业的知识。
  2.审题干,获取信息。
  地理综合题题干常以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形式呈现,题干审读不清,势必导致盲目解题。因此,要准确答题,绝不能忽视题干的阅读和分析。
  (1)审文字材料。审读文字材料时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解答问题所需信息,有些文字材料本身就隐藏着答案,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如上例材料一中的“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提示了第(4)例的答案。
  (2)审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审各种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应先读图名和表名,名称往往体现图表涉及的地理要素;其次应熟悉图表的结构特征。如上例中有甲乙两地降水量柱状图,先读图名,再看横纵坐标,了解横纵坐标地理要素的关系。
  (3)审地图。审地图关键是把握地图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题目所给地图是供解题用的,要认真揣摩,如上例图例中的“暖流”、“离岸洋流区”、“夏季盛行风”、“等高线”是解答第(2)问的关键。
  (二)回归课本,调用知识储备,把问题与所学知识对接起来
  在审完题后,应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或技能要点,回归课本,灵活提取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应注意书本中的两个内容:
  1.课堂知识点。
  综合题注重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答题时要回归课本。如上例第(3)问考查的是水稻种植业的有关知识,应调用平时水稻种植业的有关知识进行答题。又如第(1)问考查的是影响降水量大小的因素这一知识点,解题时应搜索有关这些要素的所有知识,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答题。
  2.课本案例。
  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案例,包括课本正文案例和活动题案例,课本案例本身是新知识的载体。老师分析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用新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题注重考查这一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新课时,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掌握分析案例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将课本案例的经验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即学以致用。
  (三)整理思路,用地理语言分点答题
  答案组织是否得当是能否拿高分的决定性因素,组织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学科特点。
  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要尽量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避免啰嗦、词不达意。
  2.逻辑清晰。
  答题时,方向要明确,逻辑要清晰,如答某地降水丰富时,若答“受低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丰富”,逻辑前后矛盾,必定失分。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套题。
  高考题目设置千变万化,考查的区域不同,问题不同,解题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可以借鉴平时归纳的方法,但不能全部照搬,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