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招命题特点 创新思品教学方法

2011-12-29 00:00:00郭根臣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1年11期


  品读2011年河南中招思想品德试卷,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更有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命题的科学性、开放性、灵活性等均比较突出,而且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创新精神。
  一、品析试卷特色,循踪考查规律
  1.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体现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命题立足基础,凸显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温馨提示、友情提示,使学生心情愉悦,思想得到洗礼和净化;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多数试题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知道自己应怎样做和不应怎样做,从而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目标。
  2.突出地方特色,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注河南发展。
  热爱家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落实,试题在结合本地实际的过程中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试卷中地方特色浓郁的试题较多,如:第7题考查“中原福塔”,蕴涵中原厚重文化和时代形象;第11题《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考查中原文化和中原精神。
  3.试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
  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事例、情境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如:第4题“中国旅游日”传承徐霞客精神,第6题规范网络语言,第8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等。
  4.选材注重结合重大时事和热点,突出时代性。
  试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联系当前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富有时代特征。除第5、6、9题外,其余每道题都与时政热点问题有关。
  5.试题强调了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办展览、板报,进行时事评论等活动。2011年的试题进一步体现了以上要求。如第12、13题,都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强调了实践性,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立足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重在践行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出学生应“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建构和人格养成。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和社会,使学生把学习过程转化为自我成长发展过程。
  2.转变学习方式,师生和谐互动。
27d6d356b9cb574b658281c1c7b7efef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应大胆创设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平等交往、共识共进的过程,要达到师生的和谐互动,需要我们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需要教师去精心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真正学以致用,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情感和品德。
  3.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急剧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理念。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教师要注重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深刻学习、理解新课改理念与理论,通晓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熟悉各版本思想品德教材,加强对思想品德学科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关注国内外时政,把握社会热点。
  近年来,我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和主体,将国内、国际重大问题呈现在试卷之中”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与社会生活热点,重大时政,学生生活实际,河南在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结合起来。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接受新信息、新理念,并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探索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获取资源,整合信息,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之,通过对2011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分析,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握中招命题特点,创新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