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011-12-29 00:00:00郑喜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化学;心理;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化学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学科,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王国,有的学生感到好奇,有的学生疑惑,有的学生畏惧。那么,怎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呢?
  1.在课堂上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讲新课之前,笔者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空气”这节课时,让学生设想,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要是活在真空里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地球表面有一层很厚的气体——空气,不仅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还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支柱,是我们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详细讲解之后引出“空气”这一课题。这种提问、设想的方式可提高学生对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加以强化,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新颖化,让每位学生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在讲解《分子和原子》时,我问学生:你们都洗过衣服吧?想知道湿衣服是怎么晾干的吗?由于微观的化学知识是抽象的,通常学生只是听教师讲,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针对此,我就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自己制作动画,把复杂的分子、原子的特性展现给学生,学生被这种直观的影视效果吸引,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情感教育
  
  化学实验很有魔力,对每位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都想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实验成功的感觉。但是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会担心失败,担心化学药品腐蚀自己,担心实验产生的气体对身体有害,所以有的学生不敢动手去做。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第一,明确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验药品的特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作好实验记录。
  第二,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此,可把学生合理分成小组,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先进学生带动后进学生,相互鼓励支持,使每位学生切身感受到1+1>2的功效。
  
  三、重视语言评价的积极作用
  
  表扬与批评、赞扬与责备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必须秉承公正、客观原则,对事不对人。若必须采取惩罚性措施,也要做到真诚相待、以理服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堂提问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反应较慢、成绩靠后的学生,应该多多肯定他们的优点,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使他们悦纳自己,欣赏自己,久而久之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实验操作要谨慎,语言评价要谨慎。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化学药品的畏惧心理会影响实验的进行,这时,教师一定不能贬低挖苦学生,而应该讲清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尤其对那些不太敢于动手操作仪器的学生,更应积极鼓励,促使其克服畏惧心理。必要时,可与学生一起操作,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系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主动操作实验,增强自信。这样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了整个实验,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第三,斟酌作业批语,避免消极评价。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多采用以下方式。(1)表扬加鼓励。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偏上、反应机敏的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评语是:“对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方法灵活、思维敏捷”等;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以信任及鼓励为主,如“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继续努力,你会更优秀”,“只要努力认真学习,你会有很好的收获,不是吗?”等等。(2)指导加启发。有些学生做题马虎、满足于一知半解,对于这部分学生,在作业批改时应更用心。如,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作业中,往往会出现只求速度、不顾质量的现象。有的学生方程式没有配平,上下单位不一致;有的做题前不设未知数,可是做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个未知数符号“x”。对于这些情况,笔者采用的作业批语是“你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来做题,第一要设未知数,第二要配平方程式,第三要标上准确的数据,第四要列式,第五别忘作答”,或“你在做作业时要‘一想二看三动笔’”等等,用这样温和的评语来增强学生做题主动、认真思考的意识,让他们能够吸取教训,逐步培养自己严谨的学习作风。这虽然比在作业本上简单地打“×” “?”或“!”要麻烦得多,但教育效果却要好得多。(稿件编号:11011400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大庆,163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