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幼师生入学适应问题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冯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职高;幼师;入学适应
  
  当前,人们对职高幼师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度相对普高和中师学生并不高,提起幼师生,人们总会认为他们是群快乐有爱心的年轻人。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相当一部分幼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心理问题重重,需要我们去引导。特别是他们入学时的心理状态,极大地影响着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一、职校幼师生存在的入学适应问题
  
  我们借助北京安人测评技术有限公司的软件对学生进行了综合测试,发现职校幼师生在学习动机、焦虑和心理健康综合测验中出现了较多问题。以下是简单的测评数据报告。
  动机测验报告:本测验从学习价值、内在目标导向、外在目标导向、自我效能、期望成功几个维度来测量一年级108名新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百分制,60分以下为预警对象。从该报告中,我们发现入校新生对学习的价值认可度较高,考试追求高分,但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对本身的学习能力也不自信。
  
  心理健康综合测验报告:本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含广泛的内容,如乐群性、乐观性、交往障碍等。以下是对108名新生的相关测验报告:
  
  从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师新生在刚入校时出现了较严重的自卑和交往障碍,有较强的幻想倾向,自我悦纳度低,适应性差。
  焦虑自评测验报告:本测验用于评定被试在焦虑方面的主观感受。108名新生中有43位得分在70分以上,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绪,其中,有7名学生得分在85分以上,焦虑程度教高。
  结合以上三份报告,笔者发现职高幼师生存在着一般职校生的入学心理适应问题,职高学历和人们对幼师专业的特殊要求,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困扰。
  (一)职高学历给幼师生带来的困扰
  职高学历给一些幼师生造成了错误的自我定位,使他们出现了一些学历综合症。
  1.学习意识薄弱,放纵自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考分数都比较低,学习成绩差,学习兴趣不高。在这样的群体中,缺少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不少学生进入职高院校进行专业科目学习时,既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面对单调又繁多的专业学科学习,厌学情绪和行为明显。
  2.择业焦虑严重,学习态度消极。随着普高热的升温,加上社会上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片面追求高学历、多证书等现状,职高院校学生会产生一种“被淘汰”的感觉。有不少学生声称:上职高是因为“大学去不了”。上职高后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心理负担很重,慢慢地产生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觉得再努力也无望。
  3.思想波动较大,理想与现实脱节。职高幼师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正值青年初期,思想波动大,渴望成熟独立,但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人生观比较模糊,易受社会 “个性”思潮冲击。很多职高生会因对现实生活不满而感到十分抑郁、苦闷。
  (二)幼师生专业要求带来的特殊困扰
  现在,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对幼师生要求也不断提高,良好品性、技能突出成了幼师的招牌,这对职高类幼师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造成了很多幼师生的专业综合症。
  1.特有的人际环境带来特有的人际交往问题。目前,我国幼师类学校培养对象基本上都以女生为主,全女生环境造成了异性互助障碍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智力方面。男女生智力类型和倾向有差异,如果能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而幼师生由于缺乏这种互动的环境,入学后普遍出现偏科。
  再次,个性方面。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能丰富个性,使学生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幼师生由于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其心理发展往往会比较偏狭。我们在处理幼师生的人际适应问题时,经常会听到她们在抱怨:某某如何斤斤计较、如何自私,没有集体意识等。
  2.特有的职业内容带来特有的职业定位问题。幼师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已经对自己有了职业定位:毕业后进幼儿园去做幼儿教师,“未来的教育对象只是一群小孩子”。她们很少考虑社会竞争、岗位胜任等问题,看不到当前社会对幼师的“精英化”要求,做幼儿教师、去教孩子唱唱玩玩就是她们的全部就业观。孰不知,当今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技能特长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个人素养、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口才,善于了解孩子的特性、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等。而现阶段又有几个幼师生能真正地具备这些能力呢?
  3.特有的学习任务带来特有的学习压力。幼师生本来初中学习基础就较差,大多数学生是为了逃避学习才进了职校。他们片面地认为幼师职业院校学习轻松、没有压力,可入学后才发现要面对那么多的课程,顿觉压力不小,各种技能课学习起来尚新鲜,可各种文化课实在让一些学生害怕头疼。对于专业课,一些学生感到上课听听有意思,但听过后不愿复习,考试时问题重重。另外,学生本身的能力、特长、爱好存在差异,而幼师专业注重各类艺术课的学习,如绘画、声乐、舞蹈等,于是,面对这种特殊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形形色色的学习适应问题就出现了。
  4.特有的生活要求带来特有的在校适应问题。幼师身上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保育和教育幼儿。除了教育教学,保育工作也是幼师工作的重心,一些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不可缺少。而当前,大部分幼师生为独生子女,他们不仅没有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有问题,这会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造成障碍。所以,一般幼师学校都会对在校学生的卫生工作、生活自理提出较高的要求。于是,一些学生刚入校就犯了愁,埋怨学校“规矩多,生活艰辛”。
  
  二、提高幼师生心理适应能力
  
  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着人类最早的教育,我们要了解并帮助她们解决心理困惑,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这是幼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相关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用“重塑”解决幼师生的学历综合症
  1.设置积极的人生目标。有人说:如果你想要一个懒人动起来,与其打他骂他,不如给他定一个强大的目标,促使他行动。目标就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制定目标应该成为我们成长的习惯。目标设定不能太高,如果太高会使我们因苦苦追求却无法达到而气馁;也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了实际的目标就是空想。因此,将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引导学生落实到具体的任务上,是帮助其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我们应告诉学生:如果你一步步地实现每个小目标,长此以往,定能取得成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相关职业教育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的不仅是具体的某个岗位,而是整个行业;职业学校是技术性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并不代表全部,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等同样重要。以此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
  3.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适应性教育。重视新生入学军训工作,军训的主要内容是队列训练和内务整理,这些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自理,而且能磨练学生的耐挫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这些品质对他们在校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职业学校教学任务较宽松,学校可定期安排一些诗歌朗诵、清明踏青、红五月大合唱等活动,用充实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热爱职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二)用“调整”解决幼师生的专业综合症
  1.梳理关系,营造良性人际氛围。首先,结合班主任工作,通过班会、周记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对学生之间关系的了解,宣扬合作友爱观,及时调节学生之间的不良交往关系。其次,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如幼师生有专门的艺术教育学习),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合作交流,快乐成长。再次,提高学生适应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适应环境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经常换座位、宿舍等途径,增强学生适应外界的能力。
  2.沟通教育,进行正确的专业定位。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确认识未来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及早进行专业定位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我校对此未雨绸缪,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利用本区幼儿教育资源,带学生进入幼儿园听课、参观半日活动,让学生看到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水平,产生专业学习的紧迫感。进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请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回校,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就业和工作感受,提高幼师生就业的紧迫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改善教学,缓解过重的学习压力。针对幼师生学习能力较弱,专业学习起点低,学习量大,外加本身的学习积极性较差等情况,学校注意改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系列竞赛来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还将课堂搬离教室,通过定期的技能观摩、技能抽查、汇报演出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在才能展示中激发起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能力,缓解学习压力。
  4.培养习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西塞罗曾说: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对此,我校坚持开展三级值周评比活动,每天早中晚派值班教师对学生寝室、教学和包干区进行抽查,及时打分公布,并作为一部分德育成绩记录下来,为日后的评优工作提供材料,在长期竞争的氛围中慢慢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让学生将良好行为逐渐内化为习惯,受用终身。
  幼师是社会教育领域中的最基础的力量,承担着早期教育的重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幼师生,肩负着人类早期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所以,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入学适应问题,用重塑定位、完善认知及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等方法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使他们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任务,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代林.中等职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