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侦查工作中的“一张一弛”

2011-12-29 00:00:00李超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 2011年4期


  核心提示:反贪侦查工作常以对抗激烈、节奏紧张、一触即发的态势示人,其刚性的表象为人们所熟识,“张”的特征异常明显。其实,反贪侦查工作也蕴涵着“弛”的元素,气氛放松、节奏弛缓、引而不发的柔性一面亦隐含其中,但这一面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反贪侦查工作中可以针对不同案情,结合运用“一张一弛”之道,收发自如地采取策略、调整节奏、掌控局面,从而获得奇效。
  
  获取证人证言中的“先张后弛”
  
  S市Q区反贪局在初查Q区渣土管理所所长杨某某受贿一线索中,发现杨某某与一名车队老板郝某某关系不同寻常,而该车队是Q区渣土管理所指定的专营运输车队且业务量较大,Q区反贪局判断杨某某与郝某某之间可能存在钱权交易的情况。当O区反贪局承办人通过工商部门途径找到郝某某协助调查时,郝某某出于讲义气、不出卖朋友的心理动机。刻意回避与杨某某的频繁交往,矢口否认两人有钱权交易,并且态度十分强硬。
  面临这种情况,承办人先采取了“张”的高压策略,将郝某某带至气氛严肃的警务区调查室,对其进行义正言辞的调查谈话,施以疾风骤雨般的调查攻势。不久,承办人便压制住了郝某某的嚣张气焰,驳斥了其的胡乱辩解,促使其的抗审心理发生了动摇。掌控局面之后,承办人随之采取了由“张”到“弛”的过渡策略,将郝某某变换到环境宽松的测谎室进行测谎,由测谎人员准确测试出郝某某与杨某某发生过钱权交易的情况,促使郝某某产生了只得配合的作证心理。但是,郝某某担心作证后自身也被牵涉进去,恐怕会受到法律的惩处甚至被羁押,故仍心存顾虑。欲言又止。眼看快有成效不能功亏一篑,承办人马上变换采取“弛”的疏缓策略,由测谎人员假以旁观者的身份好意劝导郝某某。测谎人员在与郝某某一起抽烟、拉家常的同时,向其列举类似案例、晓明事理出路。在这种放松的氛围之下,郝某某很快便打消了思想顾虑,提供了其送给杨某某1万5千元好处费的证人证言。
  
  实施初查方案中的“先弛后张”
  
  S市Q区反贪局在初查Q区渣土管理所所长杨某某受贿一线索中,通过事先的内线秘密调查,不仅探明了渣土管理所指定专营运输车队的内幕关节。摸清了渣土运输管理业务中存在好处费的潜规则,还掌握了杨某某涉嫌收受贿赂的直接证据。对于这一价值非常高的线索,Q区反贪局完全可以实施迅速上手、正面突进的初查方案。但是,Q区反贪局四年前曾经调查过杨某某此人的受贿情况,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承办人贸然地正面接触了杨某某,最后因未能突破获取口供,使杨某某不仅全身而退还增强了抗审心理。
  考虑到这层因素,Q区反贪局决定实施“先弛后张”的初查方案,即先期采取“弛缓”的策略,波澜不惊地逐步开展侧面外围调查,待四面楚歌的围攻之势形成之后,再随后采取“铺张”的策略,激流直下地发动多点攻击,以求瓮中捉鳖、一击中的。照此初查方案,Q区反贪局先查询了杨某某的银行账户资料,发现其银行账户有多笔大额钱款转入的反常情况:又同时找到了三个渣土运输车队的老板协助调查,并获取了三人均送给杨某某好处费的证人证言:再找到杨某某的女友协助调查。获取了其经手杨某某赃款去向的证人证言;后找到杨某某的妻子协助调查,获取了其与杨某某商量串供的证人证言;还对杨某某的得力助手衣某先行开刀,以涉嫌受贿罪对衣某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感触到Q区反贪局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杨某某如坐针毡,抵抗力和意志力也日渐消磨殆尽。时机成熟,Q区反贪局果断对杨某某进行正面调查,并坚决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杨某某意识到其漏洞百出之后,只得束手就擒,如实供述了其受贿7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促使嫌犯到案中的“虚张实弛”
  
  S市C区反贪局在侦查中发现某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罗某分别送给C区、M区、P区环卫局负责人好处费共计20万余元的事实。之前,M区反贪局曾经找到罗某调查取证,但因罗某百般抵赖,致使取证工作费尽周折。随后,P区反贪局准备也找罗某调查取证时,发现罗某已经不知去向。导致该局的受贿案件无法顺利查办。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促使罗某主动到案、如实配合,使C区、M区、P区三名受贿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得到印证,C区反贪局以涉嫌单位行贿罪对罗某立案侦查、上网追逃,并故意对外放出风声,从而营造出一种“张”的紧张严肃态势。果然,一直躲在外地关注风吹草动的罗某闻讯后,立即在朋友的陪同之下来到C区反贪局投案。然而。罗某是明为到案却暗中对峙,其仍然抱有抵触和侥幸心理,刻意回避行贿问题,致使查案工作陷入僵持局面。此时,C区反贪局若是贸然将罗某刑事拘留,反而会刺激罗某抱守对抗态度,而罗某的行贿金额及情节,恐怕又不符合逮捕的条件,将罗某刑事拘留的结果势必会增加办案风险和司法成本。于是,C区反贪局决定采取“捉放曹”的策略,表面上仍然营造出一种“张”的假象,实际上以求达到促使罗某主动配合的“弛”的效果。C区反贪局承办人果断结束对罗某的问话。并对其严厉声明:虽然其没有端正态度,但考虑到其是主动前来投案的,故暂时给其一次回去思考的机会,下次承办人将会毫不留情地找上门去将其缉拿归案。当日,罗某离开C区反贪局后深受触动,在省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次日,罗某又主动来到C区反贪局投案,并很爽快地如实供述了其行贿C区、M区、P区三名受贿犯罪嫌疑人共计20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打破审讯僵局中的“张弛并举”
  
  S市P区反贪局在侦查P区环卫公司负责人陈某受贿一案中,发现土方老板王某某为承接土方业务而向陈某行贿4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P区反贪局对王某某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后,王某某只是试探性地供述了其行贿1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而且其供述的细节与事实并不相符。之后,P区反贪局虽然又对王某某采取了逮捕、换押、提办等强硬措施,然而审讯工作始终没有取得进展,陷入了僵持局面。原来王某某曾经患有忧郁症,一度还有自杀倾向,对其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其破罐子破摔、死扛到底。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P区反贪局决定采取“张弛并举”内审外侦相结合的策略,“张”即继续施压,保持强势,破其幻想;“弛”即疏导缓解,指明出路,促其供述。照此策略,P区反贪局大张旗鼓地实行“张”的举措:先对王某某延长侦查羁押期限一个月。打破了王某某希望草草结案、规避刑事处罚的幻想:又由P区工商检查支队调取了王某某非法挂靠经营、伪造运输许可证的违法证据,使王某某感受到将要面对行政处罚的风险:还协调P区环卫公司冻结了王某某的土方工程款,使王某某产生了可能承担经济损失的顾虑。另一方面,P区反贪局“弛”的动作亦随之跟进:先利用审讯的时机,将王某某家人送来的忧郁症药物转交给王某某,以缓解王某某的对抗情绪:又对另一名同样涉嫌行贿但态度较好的土方老板许某某取保候审,使许某某与王某某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打破王某某的心理平衡;还借看守所管教警之口向王某某宣传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催促王某某认清形势、认罪伏法。最终,王某某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主动书写了亲笔供词请管教警转交给承办人,并主动申请接受承办人的审讯,表示会如实供述。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审讯僵局也终于成功打破。
  反贪侦查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和博弈,《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一张一弛”之道亦是如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