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芦:“文化带兵”的光荣与梦想

2011-12-29 00:00:00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1年17期


  许福芦,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管理学、文艺学学科带头人。
  
  许福芦办公桌旁边的窗台上,静静地立着一个精致的相框。照片里的许福芦随意倚在一扇破旧的木头门前,面带一丝执拗的微笑。这是他有一年回老家的时候照的。他身后的木门上赫然贴着红纸黑字的一幅对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这句话也适用于许福芦其人。
  一身军装愈发衬托出他的英姿飒爽,然而举手投足中又透露着学者的温文儒雅。现在的他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不熟悉他的人,单凭他江南人特有的清秀外表,很难判断出他很多年前曾是一名有着狂热“拿破仑梦”的炮兵。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吗?”他笑着说道,“那里面不是有个‘小北京’吗?他是八二无座力炮手。那种炮打出来的弹头是乌金的,在石头山上也能穿进两米深的弹孔,弹头产生的高温能融化几十毫米厚的坦克钢板。当年我在连队也使用过这种炮。它在实弹射击时声音非常大,有时耳朵能震出血来。”
  
  “拿破仑梦”的破碎
  其实,“拿破仑梦”的由来,最初皆因想要“跳出农门”。
  许福芦是安徽芜湖南陵县的许镇人。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小镇下面的乡村仿佛与世隔绝。由于家境清贫,排行老大的许福芦自懂事起便自觉地把所有农活都担在肩上,是家中的“整劳力”。高中毕业后,他担任过中学代课老师,也当过大队团支部书记。
  上世纪70年代初,改革开放还看不到端倪,内心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许福芦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能走出这个闭塞的小镇,去到更广阔的天地里闯出一番事业。于是,1974年底,和全军千千万万的士兵一样,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应征入伍,奔赴浙江省军区瓯江畔的一座军营,成为一名豪情壮志的基层战士,开始了崭新的军旅生涯。
  改革开放之初,部队广泛流传着法国著名军事将领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位被称为“奇迹创造者”的天才军事家,曾是很多士兵心目中的偶像。许福芦也深受其精神和军事韬略的影响,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像拿破仑那样叱咤风云的大将军。由于自己是炮兵起家,这种军旅生涯的开头和拿破仑一样,这使得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和拿破仑有相似之处。特别在读到《拿破仑传》这本书之后,他心中拿破仑式的将军梦愈发浓烈了。
  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和憧憬,许福芦在梦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军旅生活的困难、艰苦他全然不觉,一门心思钻研步兵分队的队属炮兵技术,这使他对精益求精的精神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苦练,因而从不午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背诵理论数据,整理操作笔记,反复演练实操动作,攻克每个迎面而来的难题。努力的付出终于获得回报。几年下来,许福芦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战士先后被提拔为迫击炮班长、无座力炮班长、机炮连排长,步兵团司令部作训部门特种兵参谋。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他较早被提拔为正连级军官。后来,由于军训带兵、机关业务和业余文学创作及评论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21次,获“迫击炮神炮手”、“冲锋枪神枪手”、“精神文明标兵”等荣誉称号。
  对于被光环和赞美所包围的许福芦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光明的前途向他铺展开来,只要继续努力下去,便有实现梦想的希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变化,给他的人生带来决定性的转折。
  1980年,解放军部队首轮精简整编工作徐徐展开,许福芦所在部队列入裁撤之列。这无疑使他内心受到沉重的一击。来不及伤感的许福芦被调到安徽省安庆市人武部,担任每天与档案文件打交道的秘书工作。埋在内心深处的“拿破仑梦”,随着部队整编大势,终究像美丽的泡沫般,破碎了一地。
  
  文学路上的复活
  精神支柱轰然坍塌,许福芦难掩失落的情绪。他开始迷茫、担忧,理想的未来变得遥不可及。告别老部队、老首长去往人武部报到的临行前一天晚宴上,一向举止儒雅的他,居然也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早晨,部队派车将他送到安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他举目无亲,没有归属感。他坐在马路边,宿醉、颓废,意识昏沉。有好几个小时,就那样呆呆地坐着一语不发,手中拿着报到手续,不知道要去的单位究竟在哪里。当他辗转找到安庆市人武部之后,因住房紧张,被毫不客气地安排到地下室的弹药库。一张铁架行军床,紧挨着堆积如山的炮弹子弹和射击器材,脸盆、碗筷全扔在地上。那晚,许福芦躺在摇摇晃晃的行军床上,面对着码得整整齐齐的弹药箱,思绪万千。失落像乌云般笼罩,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也没缓过劲儿来。
  必须重新开始,许福芦命令自己。凭借着军人的坚毅与斗志,他从阴郁的笼罩中突出重围,振作起来,决定为自己的人生翻开新的篇章。
  许福芦从事的秘书工作,须从一麻袋一麻袋的资料中整理案卷。他面对一切,毫无怨言,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每项任务。日复一日,就在他似乎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军区组织定向报考安徽师范大学,单位正好有名额,许福芦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考试。
  这个决定绝非偶然。在尚未入伍之前,许福芦曾是个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从小就对文学充满向往。读高二时,他就在当时的《安徽文艺》上发表过作品,甚至雄心勃勃地给著名作家浩然写信,表达自己的文学梦想。他顺利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决心重新拾起未能遗忘的“文学梦”。
  改革开放之初,交谊舞、篝火晚会等活动被打上“时髦”的印迹,深受同学们欢迎。而彼时的许福芦却顾不得参加这些活动,只觉得自己耽误的时间太多,参军以来读到的书太少。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背起黄挎包,带上两个馒头和一壶水,钻进图书馆读书。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他摸到哪本都爱不释手,沉浸在书海里的许福芦仿佛感到,整个文学世界的大门向他缓缓打开了。
  大学毕业以后,许福芦回到军分区继续担任新闻干事,写作才华重新被激发,在军内外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高山流水韵依依》、《家事国事天下事》、《火红的高原土》等一系列在军队和地方都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渐渐地在南京军区机关和部队小有名气。
  当时的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方全林和创作室主任朱苏进,对许福芦的专业进步非常关心,提议他到远在北京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生造,并告诉许福芦这个学校是全军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文学方面曾出来过李存葆、莫言、朱向前等一大批优秀的部队作家和批评家。
  于是,带着无限的期冀,许福芦于1991年考入了军艺。在这期间,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曾与老师合作专题片《雷锋的故事》、《大路朝天》,出版两部军事历史专著,并发表多篇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中篇小说和电影评论。其中,他为反映越南战争的军事题材影片《蛇谷奇兵》所撰写的影评,获得了中国首届电影节电影评论大奖赛一等奖,而且在全国7个一等奖中唯一获得全票通过。1993年,许福芦即将毕业时,军艺选拔管理和专业才能都很出色的优秀干部学员,留校担任学员队长,他成功地从多名备选人员中脱颖而出,留在了军艺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许福芦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继而,又去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跟随钱理群教授,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之后,一边做学员队长,一边为学生讲授文学创作课程。
  这期间,许福芦潜心研究文学艺术审美特性,积极从事创作实践,曾独立创作长篇纪实文学《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第一野战军征战纪实》,长篇传记文学《大将许光达》等多部优秀文学作品。其中,由他撰写的《舒芜口述自传》,在胡风及“七月派”研究,乃至整个新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方面,都是重要的佐证材料。
  
  
  用文学为武器服务部队
  2004年,身为军艺教务处长的许福芦,由于具有良好的军事文化素养,熟悉部队文化工作和军营文化管理特点,也具备突出的文学和管理才能,被任命为该校文化管理系主任。
  许福芦介绍说,军艺文化管理系是直接服务于部队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平台,负责向部队输送合格的文化工作管理人才,对解放军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部队文化软实力,负有神圣的责任与使命。
  到文化管理系任职时,许福芦曾承诺,工作期间所有的荣誉、所有的好处他都不要。他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这样才能身正,才能当裁判员,全心全意为部队搞好文化工作人才培养。部队文化工作对军队整体建设至关重要。许福芦怀着男儿报国的情怀,决心在这个岗位上不白白虚度年华,坚定地负起责任。
  来到文化管理系后,许福芦认真努力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过去人们总觉得部队文化工作不是个专业,更谈不上有什么学科理论体系,因而培养工作始终停留在经验传授层面,很难触及教育本质、触及精神灵魂。许福芦立足这块未被开垦的学术处女地,坚定不移地建构理性大厦,强化人文精神灌注,在军队文化管理理念的确立、部队文化活动组织管理的课程设置、军营文化建设目标宗旨、军事文化德性价值体认等问题的思考方面,都有显著建树,取得一系列成绩。他扑下身子从基础做起,总结军队文化管理学科内OqYHpsbGKIxILgIG5JHxkogyqQZNYcnD4yqKvc1y0NE=涵和外延,努力从学理上琢磨部队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内核心期刊反复表述自己的整套理念,用扎实的理论形式,厘定军队文化管理的价值体系。
  “文化管理系的人才培养宗旨,决定了它要直接面向部队。部队文化工作有没有人文内涵及战斗力建设效能,官兵文化生活质量如何,都与这个系的人才培养活动有很大关系。”许福芦说。2008年3月,军艺接受了全军院校文化工作课教员培训班的培训任务,来自全军院校文化工作课程教学一线的近百名教员,对课程目标价值认识不尽一致。许福芦通过五次讲话,把自己的见解耐心细致地灌输下去。他所强调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文化带兵”意识、懂得“文化带兵”的重要性,学会“文化带兵”的方法,是全军指挥、科技军官的必备素质,军队文化工作和政治工作需要改革,需要现代化,需要突显“人”的地位。
  许福芦认为,文化是生态的产物,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成长起来的价值体系。军事文化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其德性价值,它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坐标点。应在这个坐标体系下汲取中外军事文化精华,不能笼统说军事文化,或迷恋传统、或全盘西化,都是有害的。他对于当下军内外某些军事“发烧友”,让军事文化泛滥成灾的现象表示担忧,尤其反对“贴狐胸毛”式的所谓“行伍文化”,指出这是中外军事文化中糟粕。它往往受时尚诱引而不触及灵魂,使文化价值出现偏平化趋势。许福芦心心念念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目标就是:培养自觉的战士,即自觉为国防事业甘愿付出。这是军队文化及政治工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两年前,许福芦又被任命为军艺文学系主任,肩负起军事文学创作与批评人才培养的责任。虽然,当初的“拿破仑梦”在许福芦现在看来已是过眼云烟,然而,他认为男儿报国有多种形式。在文学系,许福芦最主要的压力源于他的学生能否创作出军事文学精品力作,并始终牢记使命,为军队服务。许福芦说,这不是口号,不是意识形态化,是十八岁参军报国青春梦想的继续。他目前开设了两门课,针对研究生的是《军事文学审美研究》,针对本科生和艺术硕士的是《军事文学创作与批评》。许福芦说,这两门课他一直会讲授下去。从这两个方面,他试图向学生传达一些声音,从而使文学系的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真以文学作为一个武器来为这支部队服务。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