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课题实验专项研究

2011-12-29 00:00:00林小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期


  总课题专家组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组稿:林小苹
  
  组织实验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北京、福建、香港、海南,云南、湖南、安徽、山东、辽宁、吉林、四川、新疆、西藏、天津、山西等省(自治区),地、市电教馆或相关教育教研机构
  
  参加研究
  所有子课题单位参与者和各省、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电教馆站等
  
  技术支持
  苏州大学纵横研究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细秘书处资源库技术组
  
  北京军区政治部幼儿园于2009年11月申报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子课题,并于同年12月初正式开始该子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幼儿园通过半年的课题研究实践,在实验组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于教学的意识、家园互动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子课题研究,对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幼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以纵横课题研究为依托,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使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得到发挥和提高。因此,在进行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课题之初,幼儿园选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语言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加入课题组。同时,园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园长、副园长身先士卒,在百忙之中带头学习纵横码理论知识,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带动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以纵横子课题为基础,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力度,在幼儿园掀起了学习信息技术的高潮。
  首先,开展了纵横课题相关培训。2010年1月,组织部分纵横课题组教师,由园长亲自带队赴香港参加2010年课题实验教师高级研修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对纵横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培训,培训内容为纵横输入法,并进行初步实践操作练习。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开展,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对纵横教研组教师分别进行了Flash、PPT、PS、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等内容的培训。然后,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附象逐步延伸到全园教师。为此,幼儿园制订了详细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奖励方案。通过纵横教学课展示,教师们意识到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上。教师们在教学课件制作方面的技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能够结合教学计划,制作课件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如PPT课件《仿编诗歌:月亮》、《各种各样的蔬菜》,Flash课件《春雨的色彩》、《动物的伞》,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春夏秋冬》、《多彩的水果》、《松鼠》等。
  同时,幼儿园在开展纵横子课题之初,成立了纵横教研组,由园长担任组长。一方面,纵横教研组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对教学进行小结,制订教学计划、制作课件、解决课题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困难等。在总课题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幼儿园纵横教研组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并在活动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园幼儿特征的教学方法方式。
  
  另一方面,纵横教研组教师们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加深理论知识学习,保障了教学预期效果的实现。教师协助幼儿进行游戏和学习,激发幼儿兴趣,解决幼儿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扰。同时,通过加强部分教师对于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带动全园其他教师学习的热情,推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寓教于游戏,推动纵横教学的快乐开展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是幼儿所能够和愿意接受的模式。而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是将纵横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原理、汉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索、促进人的潜能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为此,幼儿园按照纵横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可行的教学活动。
  1 进行纵横课题研究初期
  一方面,在纵横实验初期,为掌握实验组幼儿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词汇量积累情况,幼儿园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对计算机相关硬件设施的熟悉程度要超出预期水平,2/3的幼儿能够独立开关计算机并灵活运用鼠标。这对于纵横教学中上机操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幼儿能够较快地学会使用数字键盘并进行练习。但同时,由于幼儿对计算机缺乏了新鲜感,部分幼儿在初步掌握了纵横方法后,缺乏耐心和兴趣,不愿反复操作练习。
  另一方面,在幼儿初步接触“纵横”的时候,为了协助幼儿尽快地掌握纵横口诀、笔形和数字键盘,教师采用了卡纸、立体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创设有趣的情境氛围,通过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来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纵横,学习纵横的愿望,保障了幼儿基本纵横知识的牢固掌握。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大约一个月后,纵横码课题实验组多数幼儿能够完全掌握纵横口诀、笔形和数字键盘,并能够熟练操作。但少数幼儿出现了厌学行为,对学习纵横码产成了一定的抵触情绪。针对该现象,幼儿园组织教师教研,商讨解决办法。一方面教师对出现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辅导,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另一方面,从教学方法方式上找原因找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尽快熟练掌握操作方式技巧。
  2 进行“看打”教学研究阶段
  在纵横码教学中,“看打”是基础,只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会有质的飞跃。例如,2010年3月到4月,幼儿园教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幼儿“看打”的教学指导。
  在该阶段纵横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方面的优势,有效地将纵横教学与分享阅读结合。以儿歌、故事等为教学内容,协助幼儿掌握取码规则并熟练操作。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儿歌得以学习纵横汉字、掌握取码规则,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在该部分的教学中,一方面充分利用纵横码总课题组支持下发的教学软件、优秀课件。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具体内容,设计适合实验组幼儿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课件。将课件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媒介进行授课,幼儿可以直接操作课件,与教师进行直观的互动交流,同时搭配上有趣的背景音乐、卡通动画和幼儿感兴趣的小游戏,充分调动起了幼儿学习的意愿,使幼儿直接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也进一步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作能力。
  3 进行“想打”教学研究阶段
  在幼儿能够熟练“看打”,并有了一定词汇量积累的前提下,按照教学步骤和计划,协助实验组幼儿有序地进行“想打”实验练习。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整个纵横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前面一系列学习的最终目标,但要实现“自如”地“想打”,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和一定时间的操作练习。为此,幼儿园纵横教研组针对该教学内容的特点,制订了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采取课件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如课题组为幼儿园提供的看图协作软件。另一方面,采取情景式教学模式与教学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并体会“想打”的乐趣。
  近一个月的“想打”教学练习后,实验组的幼儿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看图写作中,能够应用所学到的汉字、词组、成语。但部分幼儿的“想打”速度很慢,不是很适应“想打”练习。针对该情况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辅导。
  ◇引导幼儿看图,帮助回忆已学字词和简单汉字,为幼儿树立起能打好的信心。
  ◇将幼儿看图协作的成果打印出来,张贴在“快乐纵横小天地”上,请幼儿和家长来参观。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识字量测试情况显示,部分实验组幼儿的识字量过少,这无疑给“想打”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识字量是靠日积月累的,因此教师继续通过纵横汉字、词组的教学,帮助幼儿提高识字量。
  纵横教学研究活动切实促进了实验组幼儿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幼儿的识字量、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了全面的提升,对于幼儿潜在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无疑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更好地辅导协助幼儿进行“想打”,是幼儿园下一步需深入研究探索的重点内容之一。
  4 组织参与研究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教学实验反映出,适宜的轻松的活动氛围可有效带动教师和幼儿积极投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相关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纵横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幼儿园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研究活动。
  (1)积极参与总课题组组织的各项研究活动
  参与总课题组织的各项研究活动,一方面,可以对幼儿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和状态进行整体评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和交流学习。从中看到教育的优势与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方式,促进教师和幼儿更好的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总课题组组织的研究活动,可以协助幼儿园有重点地进行课题研究,组织相关教学活动。纵横子课题研究至今,幼儿园共参与了总课题组组织的两项研究活动,对纵横码课题研究起到促进作用。例如,2010年5月参与总课题组举办的看图写作评比活动。活动正好与幼儿园纵横教学进度相一致。5月幼儿园实验组的教学活动正处于“想打”阶段,幼儿园积极准备参与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该活动,带动实验组幼儿整体“想打”水平的提高。在准备阶段,明显感到了幼儿上机练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大约两个星期的准备后,实验组幼儿的整体“想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比赛成绩不重要,关键是幼儿们在学习纵横码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通过学习纵横码,提高了能力,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积极组织开展多彩的研究活动
  为配合纵横码课题实验组幼儿不同阶段的学习,幼儿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例如,小小展示课。根据教学进度,在每阶段教学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自愿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内容,进步幅度较大的幼儿会得到教师和幼儿们的表彰,并担任下一学习阶段的小老师。再如,情境式游戏。根据学内容选择多功能教室或是室外进行情境式游戏。根据学情,分别请幼儿扮演其中角色,开展游戏活动。定期开展该项活动,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可巩固已学纵横知识,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
  5 增强家园互动,促进幼儿成长发展
  开展纵横子课题至今,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与之相呼应的家园互动、家园共育活动。通过家长的投入和参与,教师和家长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学习纵横知识中的点滴进步,及时有效地协助幼儿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扰和问题,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课题研究初期,对实验班幼儿家长进行统一培训及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幼儿的基本情况。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沟通互动。将纵横码学习课件、幼儿学习活动照片上传到幼儿园网站、QQ群、BBS等进行共享。协助家长在家安装纵横输入法软件,为幼儿在家练习提供支持。定期与家长就幼儿学习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不定期地邀请部分家长观摩实验组的纵横教学课、幼儿展示课,使家长更直接地体会到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实验测试分析
  
  幼儿园承担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子课题研究半年时间,通过设计专项研究实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对比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幼儿的成绩,来验证本阶段纵横信息数字化教学对实验幼儿的专注力水平、识字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并根据实验情况,对本阶段幼儿园的纵横信息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讨,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性数据,促进整体研究的更深入发展。
  1 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总课题组秘书处设计的两套测评卷,语文测评卷(0801002识字1)和课题实验对象专注力测试卷(0819101)。
  其中语文测评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认读生字,第二部分是阅读短文。在第一部分中选择了200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独体字与合体字,分别请实验组和对比组幼儿进行认读。第二部分选择了参与实验小朋友均未听过的小故事,请小朋友们逐一进行朗读,挑出不认识的字。运用该测评卷进行实验测评时,要求采取一对一(教师与幼儿)的方式逐一进行测评,以最大限度减少误差,保证测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课题实验对象专注力测评卷采用字母表进行测评,测试时间为5分钟(每到一个1分钟,教师进行提醒),请幼儿分别在字母表中划出事先给出的四个字母。运用该测评卷进行实验测评时,要求实验组幼儿和对比组幼儿在统一环境下,同时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数据的有效性。
  2 实验对象
  本次专项实验的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大班实验组,另一组为中班实验组。参与大班专项实验的幼儿为2009年12月开始接受纵横教学的大班实验组幼儿15名和对比组幼儿15名。参与中班专项实验的幼儿为2010年3月开始接受纵横教学的中班实验组幼儿14名和对比幼儿14名。其中,对比组幼儿均从与实验组幼儿同班的幼儿中随机抽取,充分保证实验对象的客观性和可对比性。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实验组幼儿的总体认读生字为613个,占被调查生字的20.4%,而非实验组幼儿的总体认读生字为135个,占被调查生字的4.5%。两组幼儿在认读生字总体上相差15.9个百允电,差距相对较大。
  对“阅读短文”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得出:实验组幼儿阅读短文中总体认识字数为2334个,占短文字数的50.7%。非实验组幼儿阅读短文中总体认识字数为854个,占短文字数的18.5%。在该项调查中,实验组幼儿总体阅读短文能力要明显高于非实验组,高出32.2个百分点。
  
  (段春梅、高砷、刘小灵、张宁宁、谢立新、姜艳丽北京军区政治部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