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二维截面并延展成三维造型

2011-12-29 00:00:00刘至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3期


  ●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上海科教版《劳动技术》高中一年级第三章第二节第三板块。内容简洁易操作,注重二维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的编辑,注重了二维编辑工具的使用,但就造型制作而言较为单一,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二维截面造型的相关拓展,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和实践。
  ● 学生分析
  学生的组合体制作完成较好,但如果遇到一些图素库中没有所需的零件造型这样的问题就常常束手无策,另外,学生对工业零件制作不是十分感兴趣,学生喜欢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作品,所以在教学上拓展了相关内容,并帮助学生完成创意作品,培养自信心。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拉伸特征概念,掌握操作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设计、创作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中学会设计、拓展与制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体验收获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拉伸特征概念,掌握操作技术。
  难点:学会设计、拓展与制作。
  ● 教学准备和环境
  CAXA软件,Blackboard平台,网络教室。
  ●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课前作业展示:教师挑选Blackboard平台(以下简称Bb平台)上“讨论版”中学生的部分优秀作业通过Bb“作业栏”展示(如图1)。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看到了一些优秀作业,做得都非常棒。可是在作业中,我们发现,组合体实例造型中某些造型不存在于图素库中,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概括解决办法(如图2)。
  教师利用CAXA软件展示拉伸特征制作样例(如下页图3)。在学生对简单的拉伸特征样例观察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拉伸特征?如何理解?如何制作?学生思考作答。
  2.新课教授
  师:同学们,大家看了拉伸特征的样例之后,有什么想法呢?想不想自己亲手操作一番?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操作一下。
  学生结合智能图素状态,区分拉伸特征制作的零件状态。教师演示教材实例,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零件制作。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拉伸特征操作技术指导,并将CAXA软件中拉伸特征的操作技术进行截图,上传到Bb平台(如图4),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操作步骤。
  3.拓展实践
  师:大家已经明确了拉伸特征的操作步骤,也完成了初步的实践操作,现在老师需要大家当堂完成一个作业,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
  在Bb平台上呈现课堂作业:圣诞树的制作,考虑到在圣诞树二维图形绘制中闭合曲线的实践应用,同时该图形具备轴对称特征,可以增加“镜像”功能的使用。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指导、协助。再利用Bb平台和CAXA软件配合必要的教学演示,突出“闭合曲线绘制”这一教学难点。闭合曲线在绘制上要求不重复、不中断、不交叉。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可以加深对闭合曲线的认识和理解,并注意绘制方法。
  4.展开评价
  
  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之后,进行生生间和师生间的评价,夯实知识,获得经验。
  5.课堂小结(略)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教学比较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抓住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并且在课前引入制作新颖的教学实例,吸引了学生眼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Bb教学平台并与之有效整合,体现教学过程,布置课堂、课后实践任务,既直观又便捷;学生在操作上基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CAXA软件教学部分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从教材上看,内容相对简单,又以工业零件制作为主,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所以在教学上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拓展,目的是使学生感兴趣,激活课堂,鼓励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制作有个性化、有创意、有设计的CAXA作品。课堂教学中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点评
  本教学设计采用了个性化教学。不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创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二维编辑截面绘制平面图形来生成三维造型,引导学生由平面思维向空间思维过渡;而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利用CAXA软件,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使用学校特有Bb平台,很好地展示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注意到给学生留有空间,便于学生实践和掌握。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
  建议:闭合曲线的图示感觉有点复杂,选取简洁直观的图示也许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