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2011-12-29 00:00:00韩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3期


  ● 教材分析
  《认识方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二年级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本课继续教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向知识如果不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将是无意义的,如果不和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将是低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新知识学习与校园的八个方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主动构建方位知识。
  ●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能在生活中辨认这四个方向。由于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了解有限,而本课所学习的内容抽象性比较强,其中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方向部分学生会有困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总结能力,我力求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自制电子白板交互课件,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方向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一个方向描述一个物体周围的物体。
  ● 教学准备及环境
  教具准备:方向板,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四个方向,分别是什么?
  生:东南西北。
  师:谁能用手势比划出老师所出示的平面图的四个方向呢?
  根据学生的比划,教师板书。
  师:(出示课件如图1)这是我们校园中最美丽的一角。在我们校园中,厨房、校训墙、大门、旗杆这四处场所,分别在雕塑书的东、南、西、北面,你能以雕塑书为中心,来介绍这些场所分别在哪一面吗?
  生:厨房在雕塑书的北面,校训墙在雕塑书的东面,大门在雕塑书的西面,旗杆在雕塑书的南面(课件出示下页图2)。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认识西南方向。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往学习过的方向掌握得很好,现在屏幕上又出现了四处场所(如图3),谁能说说他们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先出示左边新呈现出的四个场所,然后再出示整张图示。目的在于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
  师:首先,说一说我们三(1)班位于雕塑书的哪个方向。
  生1:三(1)班在大门和旗杆之间。
  生2:在雕塑书的西面和南面之间。因为大门在雕塑书的西面,旗杆在书的南面。
  师:大门位于雕塑书的西面,旗杆位于雕塑书的南面,三(1)班位于大门和旗杆之间,位于雕塑书的西南方向。(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标注出西面和南面之间的范围;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将三(1)班拖动到学生所阐述的位置,如图4)
  教师板书:西南。
  (2)认识东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宿舍位于雕塑书的哪个方向,同桌交流想法。
  生1:宿舍位于雕塑书的东北方向。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1:厨房在雕塑书的北面,校训墙在雕塑书的东面,宿舍在雕塑书的东北方向。
  师:厨房在雕塑书的北面,校训墙在雕塑书的东面,宿舍位于厨房和校训墙之间,所以宿舍位于雕塑书的东北方向。
  教师将宿舍拖动到相应的位置并随之讲解出示:东、北、东北。
  师:西南和东北互为相反方向。
  教师板书:东北。
  (3)认识东南和西北。
  师:(出示图5)快速观察另外两个场所的位置。猜一猜这是什么场所,它在书的哪个方向呢?
  生1:雕塑书的西北方向是教导处。
  师:你很会观察。能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1:教导处在我们校园中位于厨房和大门之间,而厨房位于书的北面,大门位于书的西面,在北面和西面之间是西北方向,所以教导处位于雕塑书的西北方向。
  师:你的数学语言真规范。谁能说说这个位置是什么?
  生2:雕塑书的东南方向是五(1)班,因为校训墙在雕塑书的东面,旗杆在雕塑书的南面,五一班在校训墙和旗杆之间,在雕塑书的东南方向。
  师:你表达得很完整,说得真棒。和他一样想的小朋友请举手。
  教师板书:西北、东南。
  3.反馈新知,巩固提高
  
35172775311621222d7c537045c4205f  (1)填写指南针。
  师:(电子白板出示图6)你能把剩下的方向填写完整吗?
  请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把指南针空白的七个方向填写完整。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填写顺序?
  生1:我是先填出东、南、西、北,再填另外四个方向。
  师: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2: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填出东南西北后,剩下的四个方向就很容易填写了。
  师:我也认为他这种填写方法很巧妙,我们在填写的时候先填写四个基本方向,再填写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这样就很容易了。
  (2)自制方向卡。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形卡片动手制作一个方向卡。
  学生动手制作。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的制作过程?
  生1:我是先将圆形卡片对折两次,然后在折的印上写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在东和北之间写东北,东和南之间写东南,西和北之间写西北,西和南之间写西南的。
  师:你的方法很不错。同学们都做了方向卡,下面我们来用一用,谁来说一说,方向卡怎么用啊?
  生2:我认为应该先找到一个方向,如北面,就对着北面,然后另外七个方向就都好对了。
  师:那请大家四个人一组,根据这个方法,用方向卡介绍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在你的哪个方位。比如,我的西南方向是李伟同学。
  小组学习,利用方向卡介绍同学的方位。
  (3)说一说。
  师:(出示图7)请大家看书中的主题图,说一说:( )在( )的( )方向。比如,国家大剧院在天安门的西南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很正确,我们能不能借助个好用的工具更快地完成这个任务呢?(利用方向卡)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出示图8)同学们,国家正在开发新南城,建设新大兴。不久,我们学校和周边的环境一定会有所改善。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以学校为中心,按照你喜欢的布局设计学校周围的场所,然后,用今天的知识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然后在电子白板上边拖拽边讲解。
  ●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辨别东西、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辨认图上的方向以及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如何把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联系,运用什么方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就成为我研究这节课的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环节我从学校的实际场所出发,设计了位于学校标志物之一的雕塑书的东南西北的场所。“东南西北”是学生在二年级学过的方位词,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引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同时也为后面继续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然后,我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添加了四处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所,又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拖动。让学生感知和描述方位,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3.在实践与操作活动中感受方位概念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方位概念的本质理解。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贴一贴、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学生亲自操作电子白板,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其他学生观察了操作同学的拖动过程,评价中指出先确定东、南、西、北后,再确定另外四个方向就容易了,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巩固了学生对方位的理解。用自制的方向板介绍身边的同学,把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与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课,我把电子白板引入课堂,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多种优越功能,达到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多方面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