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如何把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利用这些工具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将工具作为学习伙伴。学生与技术间的关系由“学技术”转变成“用技术学”。然而,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这就需要具体的实施策略问题。但首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与概念;其次,要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组成部分;第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迄今为止,部分中小学教师仍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许多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这些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归纳为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不清楚——即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不了解——即不了解什么是整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途径)不掌握——即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中小学教师若想在实践中正确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要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做出解答。
根据考察,我们认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扩大化。国内很多学者与一线教师都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之简称为课程整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即实现两门课程之间的融合)。二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虽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实质上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要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所以,要想真正地在中小学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除了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外,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互动性高的、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并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它也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或学习环境。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想在实践中真正地实施,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其制约因素。因为只有基于影响因素,才能够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整合时主要需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所要进行的课程性质、单元内容而言,是否真有其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程度是否会因为信息技术的整合而提高?这是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必须首要考虑的,因为只有了解为什么,我们才知道是否有需要以及有必要进行整合。
(2)Who(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者与对象是谁?教师本身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学生又需具备哪些信息技能,才能接受教师的整合教学?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问题,只有主体明了了,我们才能够知道是否能够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没有了主体的参与,就没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3)When(什么时间):什么时间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恰当的时间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
(4)Where(什么地点):实施地点在哪里?是计算机教室,或配有计算机的一般教室,或特别教室?计算机与学生人数的比例是多少?有无广播系统或投影机等辅助设备?硬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考虑的因素。
(5)What(什么信息技术):哪一种类型的信息技术可以被整合到课程之中?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具有不同的效果,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目标,我们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信息技术来进行课程整合才是真正重要的。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策略
落实到具体实施策略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有许多种说法。由于每一位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他们就会得出不同的实施策略。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有“资源工具”、“辅助教学”及“取代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资源工具与手段,对教师而言,可以课前上网搜集课程相关教材或教案,直接下载使用或重新编辑整理,以备上课之用。对学生学习而言,可以课后利用网络搜寻相关资料以撰写报告,也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将作业、报告以邮件、文件档案或演示文稿方式呈现出来。
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用途,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呈现课前准备的演示文稿或资料,以多媒体展示动态、及时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中远程学习,浏览相关网站或访谈专家。如果教师课前建立了练习题库或安排了相关学习软件,也可以要求学生就此题库或软件进行个别或集体的练习与评价,达到个别化学习、反复练习、及时回馈的目的。
信息技术并不适合直接取代教师的面授教学,但在师资不足的偏远地区、学生请假补课或学生居家自学等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应用网络教材自学,并配合网络中的讨论区或疑难信箱等,与网上的教师及同学互动。在此模式下的整合教学,其教材设计要有更多的自学内容,并且能时时提供课程最新消息、评价、回馈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过这样一席话﹕“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我也曾说过,这一场教学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定要避免出现吕型伟先生所说的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