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伴我成长

2011-12-29 00:00:00林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7期


  微学习、微沟通、微管理、微公关等,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微文化”迅速盛行。而通过微博,分享海量信息,记录瞬间灵感,评说互动,答疑解惑,直播现场,甚至发起各种活动都是那么的快速便捷、让我们深感微博力量不微!
  您开始写微博了吗?您是如何用微博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探析微博与几位博主的不解之缘。近距离触摸那其中的彷徨、兴奋、淡然、关切、澎湃… …
  
  我的第一条微博,诞生在2009年10月28日,是在新浪安的家。写微博一年多来,从漫不经心,到用心思考,微博逐渐走进我的教学工作。
  ● 微博走进教学的过程
  知道微博,是在新浪的博客网页上看到的,出于好奇,就注册了。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习惯那140字的限制,尽管自己平时写的东西都很短,但仍然觉得那140字是不够的。其实,这还因为,博客可以大篇幅地转载别人的东西。
  我前几天发的微博,除了第一条是从微博界面发出的,其他都是通过博客关联过来的。
  
  微博摘记
  ★ 自发:生活在继续,坚强地面对,你将是强者。
  ★ 博客关联:写作课教学反思。(http://t.cn/hVedd)
  ★ 转发郑渊洁:拿着钥匙打不开家门怎么办?
  ★ 博客关联:本周末计划。(http://t.cn/hIPIr)
  ★ 博客关联:开始学习。(http://t.cn/hIPIB)
  ★ 博客关联:家长会反思。(http://t.cn/hJTSA)
  
  微博摘记
  ★ 自发:得到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了。没有得到,却非常惋惜。
  人总是不知足。
  ★ 自发:烦恼如风一样,就是一阵,过了,就没有踪影了。
  
  微博摘记
   刘鹰老师:今天给学生上课感觉有一点悲哀,我让学生不许用“喜欢”之类的动词描述爱好,而是直接说做了什么。学生反应慢,只会用课本中的词,缺乏想象力。
   评论:在哪里上课啊,刘老师?
   刘鹰老师回复:在福建莆田的一所初中,当地最好的初中,是八年级的学生。
   回复刘鹰老师:我强调真实性,要学生说出以前做现在不做或者以前不做,现在做的事情。不过,感觉那样能用上学过的词汇就更少了。
  
  也许是对名师的崇拜心理,我开始关注刘老师的微博,在阅读、评论、转发刘老师微博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在微博上写教学心得和反思。微博的简短及时,互动性强,满足被关注的心理等特点,都是促成我积极写微博的动力。
  
  微博摘记
  ★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课文,学会以下词组的使用:...to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