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是近几年来新开设的课程,但该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其在大部分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乡村城镇已经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使中学生成为合格的时代公民。而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对信息技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当先生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都有一个具体的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自学,此时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自学”,即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应努力做到一个临时顾问的角色。同时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理解掌握得快,有的学生掌握得慢,针对这种现象,我就采用“让学生当小先生”的做法,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给掌握较慢的学生当小老师,既减小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小先生”可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好,谁就是小老师,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当留白,学习迁移
留白,就是讲课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给学生留足个人空间。这样,学生就不会因有教师的引导而在思维上有太多的禁锢,就会对课本上的操作有所探寻,会经常性地提出一些课堂中与教师认为的“重点”不同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在教学中,通过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进行Flash MX 2004中创建文字元件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我没有同平时一样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已经学过的画图软件中的文字的设置方法。通过回想让学生忆起画图软件中关于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色的设置,尝试用相同的方法对Flash MX 2004中的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色的设置,学生充分实践后再请学生演示操作,教师只需略作点拨即可。这样,学生积极地把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松、高效率的学习。
鼓励创新,学以致用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使得信息技术知识更新换代得非常快,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很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幅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又比如学习了简单网页的制作后,我要求学生参照网络上的网页,任意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至少做三张有一定主题的网页并链接,一星期后上交。结果学生做出的网页都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并且内容丰富、颜色搭配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有的网页的效果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很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施展才能的平台,他们的个性才有机会展露。
总之,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长期地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出艺术与智慧结合的高超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