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

2011-12-29 00:00:00陈芳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8期


  利用多媒体,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声、形、色于一体,能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因此,如果能将以往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转换成多媒体课件,将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也能较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例如,我在上《胜利属于勇于挑战的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运用多媒体,完成了如下的闯关游戏。
  1.教师出示了3个信封并告诉学生:一个信封一个难题,也就是一关。第一关的题目略难,第二关的题目比第一关要难一些,第三关的题目最难。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第一关《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当画面上随着音乐蹦出一个个精致的盒子时,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一会儿就把答案写在纸上,教师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
  2.多媒体出示一个场景:二战时美国士兵用手势“V”表示喜悦,请过关的同学站起来,举起手指,一起喊“耶”,体验胜利后的喜悦。
  3.接下来利用多媒体相继出示第二关《小P与阿Q》和第三关《出色的通讯员》,学生依次得出答案。
  在这个游戏中,有的同学聪明机智,勇于挑战,全部过关,也有的同学虽然不能闯关成功,但也有不少的收获。利用多媒体,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在不知不觉、不着痕迹之间,就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心灵产生共鸣
  
  在《天下父母心》一课,我配乐介绍在汶川地震中有一位妈妈用自已的身体支撑着下塌的重物,用跪着的姿势保护了孩子的故事。同时,多媒体直观地呈现出这感人的一幕,通过让人揪心的介绍、激昂悲伤的乐曲,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感动了,学生更是热泪盈眶,十多位孩子早已经哽咽有声。我再播放了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我接着说:“是啊,有了父母的爱,我们的天空才亮了。爱能穿越时空,爱能创造奇迹,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懂得‘父母的心’,用心想一想怎样去感恩回报。”就这样我借助多媒体,在开课只有五六分钟时,拨动了孩子的心弦,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巧用多媒体,实现资源共享
  
  1.集体备课──上传教案交互修改,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及时地发到学校统一设置的网络文件夹,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参考H/4pR0wsRJ0pupOqL+tqqw==。特别是当新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对设想的解读按时上传到专门文件夹,其他教师围绕他的教学构想网上展开讨论,新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共享“教学反思”,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教学得失。整个集体备课过程中对教案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过程,既便于学校管理,又便于教师分层次反思修改。
  2.教师博客──借网络平台展示自我,收获心育研究乐趣。
  如今,访问他人博客已经成为很多人在网络上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如果创设博客论坛,相信能够凝聚一群热爱教育教学研究的志同道合者。很多老师平时由于在单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缺少交流,而通过建立个人博客,大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在心育教学过程中的所想所思所得发到网络上,让全国各地的心育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彼此激励,互相学习。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访问老师的博客,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匿名的方式对老师的工作提出看法和意见,督促老师对教育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融洽师生的感情,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
  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带来极大的发展前景,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更为增强,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