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011-12-29 00:00:00董美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0期


  由于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师要调动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才能提高幼儿思维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造活泼的材料与环境,使他逐步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幼儿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幼儿探求知识的兴趣,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感染力和艺术化。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多媒体凭借它的活动性、直观性、趣味性等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幼儿整个故事的背景:春天来了,青蛙妈妈跳进池塘里,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当屏幕上刚一出现青蛙妈妈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来了;在我点击画面的同时,也就点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情不自禁地喊:“青蛙妈妈生小蝌蚪了……”在此情境之下教师加以引导并和幼儿一块儿去发现这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是什么样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主动参与促进了语言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融入幼儿的活动
  利用多媒体把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爱玩爱动是幼儿的天性,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在玩和活动中学知识。例如,在教“11—20各数的认识”时,开始让他们数数,拍一下手,让他们数一个数,从1数到20,再从11数到20;接着利用多媒体摆小棒,一根一根数到20,幼儿在玩中轻松地学到了新知识,激发起了幼儿学习的信心。
  灵活操作,提高幼儿感悟语言的能力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多,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事物之间、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课件,不仅形象直观,色彩鲜艳,尤其配上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会使语言和形象有机地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幼儿感悟语言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胆小先生》时,为了让幼儿重点了解胆小先生为何怕一只老鼠,结果房子都被老鼠霸占了这一情节,我采用了剪切画面和定格的方法,将故事发展情节突出重点,加深幼儿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让幼儿真切地感悟了故事的语意,从而达到了理解学习的目的。
  以景激情,拓展思维,丰富幼儿词汇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进行教学势在必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其思维的过程。例如诗歌《春天的秘密》描绘了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天。孩子好奇,喜欢探索各种秘密,我借助电脑动画,引导幼儿们去寻找绿色的春天,发现春天的秘密,给幼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帮助他们认识大自然的美。当动画和音效组合的画面一出来,孩子们好像置身于春天的大自然中,他们的形象思维以意象运动的形式展开了,抽象的语言文字仿佛活生生地摆在了幼儿面前。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展了视野,思维有了更新的发展和飞跃。
  总之,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大缩短了教育周期,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是推动幼儿自身创造性素质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