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

2011-12-29 00:00:00杨洪芬崔艳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0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教学而言,多媒体已经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特别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巧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生活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认识平行线》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4张校园照片,从具体到抽象,从情境到生活,让学生直观地、初步地感知了平行和相交这两种情况。
  在教学《射线和直线》中,我首先从太阳的光线入手,创设情境并揭示了课题,以手电光线的实验进行了线段知识的复习,并在此复习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光线形象化,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给下面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样利用多媒体,在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建立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表征系统,对学习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将学习任务与生活事件相关联,有助于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巧用多媒体,转化降低认知难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抽象程度较高的概念,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型期,我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使有些抽象过程具体形象化,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多媒体展示圆形的物体和图案,如精美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等,学生一下子就被图像所吸引,惊叹事物的美好。随着教学的展开,多媒体演示画圆,闪烁圆规的两脚始终张开一定的厘米数;最后画出首尾相接的曲线。学生再学着画,感受圆的均衡。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有“无数”条、圆内“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想象不出,这时电脑展示从圆心同步作出许多条半径(直径),然后又把它们“收拢”,合并为一。这样,便于学生想象同圆中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然后学生折圆,认识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体会圆的对称美。最后,电脑显示车轮围绕着车轴、钟表的指针围绕中心不停地运动,领悟圆的动态美。学生在欣赏圆形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圆。这个过程,学生没有被动接受的感觉,而是在怡情、悦性中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巧用多媒体,突出数学本质理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概念之间的练习十分密切。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从横向、纵向、网络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呈现概念的体系关系,帮助学生在概念体系中学习概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认识平行线》的平行线画法中,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画法。在教学《射线和直线》的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时,利用多媒体一条一条地演示,打消了学生固有的思想,并且通过比赛的环节,更加使学生认定了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的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开始就产生“乐学”、“乐思”的状态;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空间抽象的课件,来解决学生认为有困难的地方;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
  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数学活动课《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自由地设计拼组。学生通过操作,变原来的“听数学、看数学”为“做中学、研究中学、探索中学”,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索,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经验、创造的体验。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出了漂亮的图案时,都高兴极了。
  多媒体在数学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相当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手段,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