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而多媒体电化手段的利用,能让学生走进快乐的课堂,并将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鉴赏》中,第二节情感之声这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珍爱亲情、珍惜友谊的品质。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我首先插入并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视频,学生观看后,我让学生分别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接着又让学生讲一件与自己的母亲有关的并且难忘的事情。有的说母爱的伟大,有的讲妈妈生活的艰辛,还有的讲妈妈的坚强……当我再次用视频播放《母亲教我的歌》时,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领略了人类感情的真挚性,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好地表现了内涵,学生在歌声中同样找到了知音,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
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我早年没接受过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我运用声音、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在有效的空间内充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更直接。
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在让学生欣赏我们的国粹——京剧时,单单从京剧的方面讲,再优美的唱段,学生也会充耳不闻。于是,我便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入手。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段视频《北京一夜》、《霍元甲》,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了向往,产生了兴趣。从这两首歌入手,利用多媒体,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京剧的四大行当;从四大行当看到大家喜欢的李玉刚,通过李玉刚的表演,又看到了京剧的四功,视频播放了京剧名家梅兰芳的事迹,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轻松掌握了应该掌握的京剧常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所以,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情感世界,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教学引导了音乐教学的新潮流,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积极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目前,选入教材的作品都是艺术精品。音乐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情绪表现为主线,以欣赏为主要内容,强调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有了好的教材、好的作品,仅仅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提高素质。
比如在“绚丽的世界音乐”一节中,当我讲非洲鼓乐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又让我的课堂再次充满生机和活力。我首先播放电影《我是谁》中的几个片段,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非洲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等知识,而且轻松地了解了非洲鼓的作用。在学生欣赏了非洲鼓乐后,我在屏幕投出需要练习的节奏,让学生通过打节奏来体验非洲鼓乐的特点。在体验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使音乐的美感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并与之产生共鸣,又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因此,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符合要求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还要通过多媒体电化手段和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促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动者,保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走进快乐的课堂,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就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教学中,积极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