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和思想观念。尽管我们还在使用着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但投影机、幻灯机、录像机和电视机等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特别是计算机的加入无疑加快了课堂结构的改革。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旅游专业课教学中,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旅游专业课教学发展的要求、方向和趋势。
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创建生动表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有关旅游专业知识,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马上调动起来。
例如《礼仪》教学中,在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时涉及的内容包括:彝族男女都穿右斜襟窄袖贴身镶边上衣,男子下着长裤,女子下着长百褶裙;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为“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英雄结”;女子也包黑色的头帕,中青年女子头覆绣花瓦式方帕,以压发辫。苗族男装简朴,一般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两类,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腿上多缠腿;女装为右衽大襟或胸前交叉式两大类,下着宽脚长裤。壮族、满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这么多民族,服饰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教师很难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服饰的图片全都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来形容和描绘,我想无论这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语言多么准确、优美,还是会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情况就不相同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上网,通过雅虎、新浪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只要输入“少数民族服饰”这几个字,电脑马上就会显示出有关的许多网页。进入这些网页后,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各民族服饰的精美图片和相关介绍。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呈现一个形象、直观、多彩的图像,给学生很感性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求、去获取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指导者与帮助者的角色,既不会让学生无主题无目标学习,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有效增大、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优化旅游专业课教学过程,同样45分钟时间,学生获得的知识量将是传统教学下的数倍以上。这不仅仅是量上的增长,质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飞跃。
例如《旅游地理》授课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三大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群;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惟一的金黄色瀑布;第三大瀑布则是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如果仅靠教师口头介绍,除了用“雄伟”、“宏大”或“壮观”等字眼来形容它们外,三言两语就让这三大美景草草收场。学生们由于无法身临其境,每每学到这部分知识时也只能囫囵吞枣,将它们死记硬背。有了多媒体,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网站,电脑呈现的就不仅仅是三大瀑布的排名,而且配有精美的图片和大量文字介绍,学生们在欣赏壮美的瀑布奇观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知识量。
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学习喜悦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做出清晰的反映。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将这一原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注意和记忆,巩固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以及“风铃”、“鼓掌”、“爆炸”等声音效果,同时把重点、难点设置成彩色文字。
如在讲《餐饮服务》中的中西餐摆台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拿出一些画好的图片来进行讲解,然后在实验室操作一至两遍。学生们在实验室动手操作时,很容易出错,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况且,实验室里餐具有限,每次只能2至3位学生操作使用,一节课下来,能有半个班的学生操作一遍就很不错了,而其他学生就没法操作,更谈不上熟练操作了。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将这节课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就拿中餐宴会摆台来说,先运用PowerPoint软件将筷子、汤碗、汤匙和各种杯具等图画好,然后再将各种餐具按摆台的先后顺序设置“闪烁”、“棋盘式”等动画效果和“风铃”等音效。这样,运用这个课件教学,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他们,又不用反复强调先摆什么餐具后摆什么餐具以及摆在什么位置;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比赛来检查教学效果。教师先向学生提供制作好的各种餐具的图片,然后让他们按照要求自己来制作这堂课的课件。由于只有各种餐具的图片是给定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喜好来设置课件的背景、动画、音效等,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也及时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喜悦。
总之,多媒体教学因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针对性、图文声像并茂等优点,为课堂教学打开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卷,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仍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