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学设施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电子白板的出现使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合作的教学平台为一体的课堂教学环境成为现实,它让课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本文以二战后德国的“柏林墙”知识点为例,来分析和说明一下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在电子白板支持下调整历史的教学内容,完善教材
历史课程要求重视历史的教育性与现实性。以往由于技术的限制,学生只能接触那些预先经过教师加工的、非常“历史化”的应用问题,失去了应用问题的“真实”性。而借助交互白板这个平台,教师可以积极调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还原现实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对历史的应用意识。
根据对学情及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我对教材进行了新的整合。如以冷战阴影下的柏林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理解冷战局势下的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从而对冷战政策表现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整体把握。
电子白板在本课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有:建立具体感性的柏林墙与抽象理性的冷战国际格局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出冷战形成的原因、特征、表现;即时呈现学生思维与探究过程,及时评价反馈。
在电子白板支持下把握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柏林墙的缘起
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历史研究方法。在白板资源库中拖拉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柏林墙下普通民众的生活”。
“一对年老的夫妇趴在窗台上隔墙凝望着披着婚纱的女儿无语凝噎;年轻的爸爸高高地举起新生的儿子只为了让一墙之隔的奶奶能看一眼孙子;监测是如此的彻底,东德的安全工作人员甚至企图收集人的气味,人类的气味档案在斯塔西办事处的玻璃罐内存放了好几年。”一幅幅鲜活的照片通过学生的赏析解读,告诉人们鲜为人知的东德故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墙”上来了,学生迅速地建立起“对峙”的概念。由此在视觉的冲击下引出了“冷战”这个特殊的名词,生动的电子白板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打开PPT,呈现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利用白板的“探照灯”进行引导朗读,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方向。教学需要相当程度的结构性,结构能使学生产生信心。如果学生知道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或当教学的环境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创设的,学生的学习成就可能更高。
学生已感性认识到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必然对柏林墙的缘起即东西德、东西柏林的分裂产生了探究的渴望。于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环境下对相关历史地图如《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运用历史地图的教学中,关键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弄清各种地图符号的特殊历史含义。传统的地图册由于缺乏直观性、演示性的缘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无法发挥其全部的使用价值。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弥补上述缺憾,白板的标注、遮蔽、放大等功能生动清晰地演示了地图各项信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探究新知,互动交流——飞过“天堑”的缘故
教学需要结构性,但也需要还课堂教学以弹性,让师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推进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将其保存到白板的资源库中,以便课堂上师生通过“点击”或“拖动”随时调用。上课时,教师依旧在白板上书写“板书”,教学进程随师生活动推进,既摆脱了使用事先预设好的PPT的结构化束缚,又使教学恢复了以往的灵活性,信息技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起到了支持作用。
有关“逃离柏林墙的人员组成及图表数据、五花八门的逃离方式及相关史料”以文本、视频、图片等形式即时地呈现在白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合作探究:为什么东德人逃往西德?逃离对东德社会有什么影响?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工业强国——东德为什么仍然不能阻止逃离?东德出现了什么问题?逃离的背后意味着怎样的国际形势?
有了电子白板,教师就能轻松自如地调整某些知识内容的前后次序和组织结构,让学生经历参与数据材料处理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建立联系,让课堂教学体现教师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及其主观能动性。
对于以上学习材料的有效运用,首先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从有限的表层的资料中选取有效的信息,在电子白板的环境下,教师跳出了以前只观看计算机屏幕、只顾自己操作的窠臼,教师的演示步骤,学生清晰可见,易模仿,这本身就是一种实时交互。其次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以注解、板书、画图、列表、圈画等形式对学习资料进行直观动态的分析,师生共同关注整个学习结果的生成过程,并通过画笔、放大镜、复制、拍摄、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等功能进行重难点的修改和评议,同时把学生的汇报成果随机地保存在电子白板中,以方便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真正实现了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互动。
(三)课堂延伸,反思感悟——柏林墙的倒塌与反思
在电子白板支持下促进师生共同反思和领悟。学生要通过学习知识来掌握规律,又要运用规律对掌握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信息保存与视频录制等功能,能帮助师生快速回顾,能将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知识经验进行分类整理,更好地体现前后联系,帮助学生更有条理、更有效率地形成思维体系,更容易地将知识经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两者的协调统一。
讨论交流:谁推倒了柏林墙?柏林墙倒塌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对今天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
为了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往往要根据探究问题进行多种预设,引导学生向所谓的标准答案靠拢。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完全应对课堂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事实证明这本身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教学中学生也没有朝教师所预设的方向走,他们另辟蹊径,得出许多新的感悟如昂纳克推翻了柏林墙、苏联模式推翻了柏林墙、东德人推翻了柏林墙、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推翻了柏林墙等等。电子白板系统在上述过程中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灵活的主导探究过程组织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中的即时生成能随时进行归纳、分析和重现,并使得这些内容成为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的学习资源。于是在学生的讨论回答中,白板所创造的整班教学环境达到了高潮。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难理解的历史认识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了,同时也为以后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归纳总结,评价反馈——美苏冷战的表现及争霸阶段的特点
答题型互动系统结合了电子白板和答题器,互动白板充分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使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即兴出题,学生利用答题器即时回答。白板上书写的问题可进入题库,方便管理。学生回答问题的成绩可保留汇总。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电子白板互动反馈教学系统的使用,很好地实践了“互动课堂”的理念。对教师而言,它使教师即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