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它还包括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知识传递的艺术,却忽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只是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能力弱、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机会少,从而束缚了他们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课堂缺乏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与原有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一门互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课本上的一些实例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所预期的目标,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使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出更多的课程资源,丰富学习材料,并用这些生动的、富有特色的资源,来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效。那么如何挖掘信息技术中的课程资源呢?
挖掘教材资源,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需要一定的教材来实现,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情境图、实践学习、讨论学习等主题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但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建设和改造,并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去创造性地使用。
如《图片处理》一课中,教材中有一个调整图片亮度和对比度的例子,要求学生对图片亮度进行处理时,出现黑、白等效果。对于教材的这一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局限于“会用亮度命令了吗?你的图片变黑变白了吗”,这又会让我们跳入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怪圈中。于是我巧妙地借助了一张有着蓝天白云的照片,替换原先课本中的例子,“当环境污染了,我们的天空会如何?”这样一来,教学就变得非常灵活,对学生的创作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是能否利用信息“技术”去创作图片,去表达思想,从而学生的情感和素养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我ba067da8b06cc98910f2baeea8454e0a6bdb88af4c0aa8bad5cd20dc4b304e14们新课程所要求的高度。
挖掘学生资源,提高教学的发展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方案,动手制作的作品,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和教师制作的更深刻。因为学生的体验是一种资源,即学生认知结构过程和社会阅历感受等,这正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所以教学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范例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新知识的获取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源为基础。
如《数据收集与录入》一课中,课本范例是收集录入学生学习负担情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程度还是可以的,但并没有体现出高涨的氛围,是否可以从学生身上开发一点资源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呢?“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目前学生谈论最热的话题,于是我把学生的生活爱好引入到课堂,以《调查中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为切入口,然后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展现出来。
而这一资源,在Excel以后教学中还可得到延续,如利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利用图表表达数据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数据收集的意识、了解数据处理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生活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意识。
所以,从学生身上挖掘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更多的则是对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和处理等能力上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拓展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挖掘乡土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图片处理》这课中提供的四张图片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无论是从语言表达上,还是对图片环境的情感上,对作品展示和评价都是比较空洞的,往往只能定位在文字表面上。每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挖掘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本土资源,把它带入课堂,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在这环节中,课前我让学生用数码相机在学校中寻找并拍摄一些所熟悉的事物;然后兴味盎然地引导学生把图片处理成人文环境、学校特色、学生才艺等为主题的图片集,在浓浓的校园氛围中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如果我们不去开发身边的乡土资源,学生会有这些喜悦的发现吗?
通过乡土资源的发掘,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美丽风景和人文气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真切地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加深了对学校的关注与热爱,进而形成了努力学习、人人争上的情感高度,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地体现出了实效性。
挖掘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的开放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资源,抓住网络反馈及时、管理方便等特性,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指导,延伸教学的空间。
比如现在流行采用的Moodle上课方式,由于系统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具有实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而像这样的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学习,达到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有效评价,使教学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总之,合理地开发教学资源,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营造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