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M5RN37Eq2tJQYqWQDW9v4P.webp)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简称电子白板)因其交互性强、操作方便等特点逐渐被应用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引发了教育教学环境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课堂教学的主流媒体设备。本文通过对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剖析,分别从电子白板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学互动环节、教学评价环节、教学小结环节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交互
● 在教学导入环节的应用
电子白板对教学资源的管理是素材式、可视化、非线性的,便于教师开展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利用拉幕、聚光灯、放大镜等功能,引发学生的视觉期望,使创设的情境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能使注意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再如,借助电子白板强大的资源库功能,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观点或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序呈现相关联的教学情境,有效支持课堂中的协作与对话,为创新教学活动提供了载体。以下是由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的张佳老师提供的教学案例。
1.教学分析
Spring是沪教版《英语》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描写春天的单词和描写春天的句子,学会运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形容春天。首先,教师抓住一年级小学生对色彩、动画好奇的认知特点,将colours这个单词引入课堂,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和字体变色功能,分别展示出表示红、黄、绿、蓝等颜色的单词,帮助学生复习各类颜色。然后,教师一边以“What colour do you like?”的语句引导学生,一边从资源库中拖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春景图片,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最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利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勾勒学生心目中的春天。当学生提到春天应该有蜜蜂时,资源库中并没有预设这个素材,教师就及时地在电子白板上绘出了蜜蜂(如图1),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引入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片春色中,为学生感受春天、谈论春天、抒发对春天的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教学点评
张老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复习表示颜色的单词与勾画春天图景,进而引出课文的主题spring。在复习表示颜色的单词环节,教师利用了电子白板的可视化操作特征,通过随机书写、调色等功能,呈现出代表各种颜色的单词,不断地给学生视觉冲击,强化记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勾画春天图景环节借助了电子白板的资源库拖放、重组、存储、手绘等功能,巧妙地实现了教学导入过程的组织。教师不是将教学的目标结果预设好,而是根据教学需求把相关媒体素材存放到资源库中,利用资源库非线性的特点,按照实施教学时学生的思路或当时的情境,从资源库中调用相应的素材,如花、草、蓝天、白云等图片,或手绘生成(如蜜蜂),构成学生心目中的春天的画面,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克服了以往媒体资源组织线性固化的不足。通过对资源库素材的重组与加工,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可视化教学情境,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也有效引导学生入“境”,使课堂真正由“预成”走向“生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PprkRcnGGyeQGAmXANeSy8.webp)
● 在教学互动环节的应用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支持互动学习活动的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提高了教学互动层次。电子白板中调用的任何对象都可以是非固化、非预设、非线性的,这为开展师生互动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师生可以通过操作学习对象直观地演示问题发生的过程与本质,形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也可以通过模仿操作或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增加空间记忆。同时,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多进程、多层次的课堂教学实施步骤,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加师生之间更多的课堂对话和讨论。师生与媒介的操作交互,最终发展为师生间的人际交互、认知交互,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和高层次的思维技巧。以下教学案例由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的朱婕老师提供。
1.教学分析
《鱼和潜水艇》是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教师在生字教学环节设计了“快乐大转盘”游戏,利用电子白板对象的随意旋转功能,让学生自己拖动转盘,转盘上有“亢、仓、叟”等字,使其与“舟”字旁组成新字,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如图2)。在课的拓展环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透视”技术模拟仿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明白了鱼和潜水艇之间的关系,对这类模仿事物特点而发明创造的知识会尤为感兴趣。抓住这样一个兴趣点,教师预先设计了“飞机”、“照相机”、“雷达”、“直升飞机”等图片,引导学生探索这些物品是受哪些事物的启发发明的。并在探寻奥秘的同时,进行了有目的的说话练习。为了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采用电子白板的“神奇墨水”功能,让学生到电子白板前亲自动手擦一擦,他们会惊喜地发现“飞机”后面藏着的“小鸟”、“照相机”后面藏着的“眼睛”、“雷达”后面藏着的“蝙蝠”、“直升飞机”后面藏着的“蜻蜓”, 这些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达到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mkNeY8VmSv3kNSzVcBzm3q.webp)
2.教学点评
朱老师在教授带“舟”字旁的生字环节,设计了“快乐大转盘”游戏环节,利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拖曳、旋转功能,创设了语言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有规律地识字,这正是分步落实识字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电子笔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欲望,这样的教学策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达到了识字的最终目的。在拓展部分,朱老师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为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利用电子白板的“神奇墨水”功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探寻仿生原理,通过与电子白板中教学内容的交互,发展为认知交互。通过模拟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提供支架。师生通过操作交互一步步开展对话和交流,促进课堂内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师生间的教学交互,进而诱发认知交互,使学习真正从工具性交互走向生成性交互。
● 在教学评价环节的应用
电子白板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信息化途径,其附带有投票器、手写板等辅助设备,将无线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了适用于课堂教学评估、反馈和互动三位一体的课堂即时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排序等多种操作。教师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能及时获得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而调整教学方法,开展动态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以下案例由上海市共康中学的张洁老师提供。
1.教学分析
《热机》是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掌握了机械能、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及能量转化等知识后的一节综合课。本节课的重点是热机工作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以及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难点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当完成相关概念、知识点的讲解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内燃机工作原理的有关概念是否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讲的概念。由此设计了课堂练习环节,精心设计了紧扣知识点的排序题、选择题等(如下页图3),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都融入其中。通过电子白板的扩展设备─投票器进行当场测评,借助电子白板的分析软件及时统计出学生的答题结果,如选A的有多少、选B的有多少等,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教学点评
张老师在先前知识铺垫的基础上,为了解学生对内燃机工作原理有关概念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课堂即时教学评价环节,以巩固四冲程概念。借助电子白板的投票器,设计了紧扣知识点的课堂练习,汽油机工作原理的判断题、选择题。通过借助电子白板外接的“投票器”(以普罗米修斯为例)以及软件分析系统,通过柱形图快捷方便地呈现出学生的答题情况,各个选项的选择率多少,输入情况如何,哪几位学生的答案错误等,及时掌握所有学生的认知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分析,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授导,为教师开展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互动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学生通过分析练习反馈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与课程目标要求的差异,进而不断地开展反思与调整,增强了学习动机和注意水平。
● 在教学小结环节的应用
课堂教学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