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发挥教学作用。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了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了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丰富了学生的实验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中学化学实验
● 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物质变化的全过程,进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以致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
● 摄录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的现象,所以给予学生的信息要有选择。如果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就会既突出实验现象,又不失实验的真实性。如氯水见光分解实验,采用此技术后,大大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当学生在几小时后看到氯水在阳光下慢慢冒出少量气泡,24小时后产生明显气体时,都对实验结论信服不已。
有些演示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借助录像教学,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保护了环境。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浓H2SO4实验,课上一般只演示正确操作,对错误操作只能进行讲解。而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
●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规范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引起事故,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就会出现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了氯气的实验室软件,对操作进行特别的处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会给予奖励提示,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就会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氢气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