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助数学课堂焕发光彩

2011-12-29 00:00:00姚学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5期


  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初露锋芒,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数学课堂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使传统的手写、口说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变,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不再畏惧,并且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呢?以下谈谈我的一点经验,期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将理性的传授和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有选择、有竞争、有合作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例如,在讲授含有加减法的应用题时,我将课本上提供的两幅鸭子戏水图制作成课件,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边播放课件,边提问题:“河岸上有6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现在总共有多少只鸭子呢?”随着音乐屏幕上出现了游来的两只鸭子,学生看到图,很快列出算式:6+2=8(只),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再分析第二幅图,“河岸上有8只鸭子,游走了2只,那现在有多少只鸭子呢?”屏幕上出现了鸭子游走的图画,学生也从“鸭子游走”的画面中得到了“减少”的思维。
  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首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行走的情境图,通过演示两人行走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人怎样运动是相向而行,怎样运动是相背而行。然后,重点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境: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最后解释这种现象就是“相遇”。由于多媒体提供了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直观地展示了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轻松、舒适、怡然的心情,从紧张的课堂教学气氛中解脱出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学生的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我们深信,只要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学这门学科一定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