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件”到“多声部音乐”

2011-12-29 00:00:00张力
人民音乐 2011年7期


  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从2007年起,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推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试点工作,其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革新。这也是此次课改试点工作中阻力与难度最大的一项。
  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分为四门课程,即俗称的“四大件”:和声学、复调音乐、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这四门课程都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与完善,各自有着严谨而成熟的课程模式,它们各自为政,且分工明确,虽互有联系和渗透,但基本都是各自独立研究与教学的。
  在此次课改试点工作中,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设立了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即将传统“四大件”加以重新整合和适当扩展,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实践。这就为我们走出传统“四大件”课程模式的规制,建立新的课程模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一、现状与困境
  “四大件”是音乐院校作曲专业重要的专业理论课,而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其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长期是按照“四大件”的模式进行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这也是几十年来人们不停争议和探索的问题。
  以和声学一门为例,自1722年拉莫发表《和声学教程》,建立和声学理论体系以来,和声学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我国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有高等音乐教育以来,和声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模式都是从西方引进的,除苏联斯波索宾等四人经典的《和声学教程》外,还有普劳特、该丘斯、辟斯顿、亨德米特等,其基本模式都是以四部和声为主,辅以键盘和声与和声分析。虽有不少专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院校教学需要,进行过各种突破与改变,但始终脱离不了传统“四部和声”思维的教学模式。
  对于作曲专业而言,必须从学术的高度来认识和声,所以“四部和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的,其专业性质与特点,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达到作曲专业的认识高度,也无此必要。那么,“四部和声”对其中大部分学生而言,就显得既深奥晦涩,而且与他们的专业实际需要脱节,即便艰辛地学下来,也除了能刻板地做一些和声连接习题外,基本没有机会运用于实践教学之中,使得“和声学”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难教又难学,也难以在学生整个专业音乐学习的积累、提高和成长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除了和声学外,复调音乐、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也都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也都长期按照音乐学院的专业模式进行教学,也就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符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由于四门课程的分科教学,需要耗费更多的教学资源,也使得教学事倍功半。另外,由于四门课程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又不具备将其相互关联的能力,课程之间不能有效地相互支持和补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顾此失彼,应接不暇,无法做到有效地综合运用。
  二、改革与挑战
  针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现状以及困境,此次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设立,就对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指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设立,“是为适应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顺应作曲技术理论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科综合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体现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而将原作曲技术理论中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及部分配器法常识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加以有机整合和拓展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作曲理论课程。”由此,我们可总结出“多声部音乐”课程的几个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
  综合性:“多声部音乐”课程打破“四大件”分科教学的局面,而将其有机地合为一体,克服课程间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以优化认知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但这种融合并不是换汤不换药地将其简单拼凑,而是要求做到真正地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并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真正有效地运用于专业实践之中。
  实践性:“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学,是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简化传统“四大件”中那些深奥繁琐的理论与规则,强调通过直观简洁的理论概念,来指导专业实践与运用,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立竿见影的实践运用能力。
  基础性:由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面向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与社会基础音乐教育,其对作曲技术理论的掌握应以全面而规范为目的。而传统的“四大件”则强调的是理论的高深和规则的严格,这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打下扎实而规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强调提高他们对于音乐本身的感受与认知能力。
  由此可见,“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四大件”课程的。然而,传统“四大件”的课程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其教学观念与方法已是根深蒂固,面临改革的挑战,必然有着较大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挑战,对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它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观念,从传统课程理论与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积极探索符合改革要求的教学新路;第二,它要求我们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改革的精神,重新整合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第三,它要求我们改进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建立符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特点的“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三、探索与突破
  既然以“多声部音乐”课程来整合传统“四大件”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构建“多声部音乐”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针对本人多年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整合“四大件”的课程,重新构建“多声部音乐”的课程模式,作出一些个人的探索。
  (一)逻辑——梳理“多声部音乐”课程教学的整体思路
  既然“多声部音乐”课程是将传统“四大件”课程融为一体,那么究竟该怎样融合,才能使课程不是传统“四大件”的简单拼凑,而是形成一个真正融会贯通的“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呢?根据笔者对“多声部音乐”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探索,将其整体教学思路梳理如下:
  1.以旋律为依据:旋律体现出多声部音乐的主要乐思,是整个多声部音乐组织的表层和基础。在教学中,认识旋律,就为多声部音乐的写作与分析提供了首要依据。
  2.以和弦为根本:多个声部的结合与交织,它们之间必定产生纵向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被我们称为“和声”,而和声的根本就是和弦。有了和弦,才有了多声部;有了和弦在横行运动中连接,便产生了和声的功能与色彩。所以,和弦的编配是“多声部音乐”课程教学中最为根本的一环。
  3.以织体为形态:明确了和弦的概念以后,将和弦变化为各种不同的样式,就产生了织体。多声部音乐织体形态是丰富多彩的,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主调织体又可分为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和声节奏、自由节奏等;复调织体也可分为单对位、复对位、对比、模仿等不同组合形态。这样,织体便能让和弦“动”起来。
  4.以音色为色彩:明确了和弦与织体,再进一步根据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的作用与特点,按照一定原则与方法,运用不同的乐器、音区和]奏法,使各声部间形成不同音色的相互融合与协调,产生立体的形象与丰满的表现力。
  
  5.以结构为全局:多声部音乐在时间的展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构;不同的音乐表达内容与表现方法,就会形成不同的结构段落与曲式形态,如二段曲式、三段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同时,结合旋律、节奏、和声、调性、织体、音色等方面的全面分析,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来认识多声部音乐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梳理出一个过程完整而思路清晰的整体逻辑,它将传统“四大件”课程有效地整合为一体,并能直观而简洁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二)突破——走出“四部和声”的思维瓶颈
  事实上,在传统“四大件”课程模式中,最大的制约就在于“四部和声”的思维上。如不走出“四部和声”思维的约束,“多声部音乐”课程的改革就很难取得新的成果。然而究竟该如何走出“四部和声”这个瓶颈呢?
  笔者根据课改的精神,结合个人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弦编配”设计为以下基本步骤:
  1.用首调歌唱旋律,明确调性,并划分其句法结构;
  2.根据调性和句法,以首调概念为旋律编配和弦;
  3.以固定调概念在谱面进行和弦连接写作;
  4.在钢琴上进行旋律与和弦连接的弹唱。
  
  
   此旋律为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在通过首调唱法来充分感受旋律后,根据和弦连接的原则,并结合其调性与句法。
  
  然后在谱上写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