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协助宁国府贾珍处理秦可卿的丧事,只用了一个月,就把一个乱糟糟的宁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从组织绩效治理的角度看,抑或可借鉴一二。一般来说,组织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分为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评反馈和激励发展四个阶段,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的过程中,对前两个阶段体现得尤为充分。
目标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是与组织战略相适应,并从实际出发,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体现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点。王熙凤虽然是临危受命,但对宁国府存在的问题却是了然于心,因此在上任之前就总结了宁国府的五个“风俗”: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执,临朝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五个方面涵盖了组织管理中诸多常见的问题,至今恐怕仍然还有很多组织深受其害而懵懂未觉!无怪乎脂砚斋在书中此处批道: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痛哭……从组织的发展阶段来看,宁、荣二府都处于整顿和衰退阶段,即冷子兴所谓“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的“未世”阶段。在这个阶段,组织往往处于困难时期,员工士气低下,管理上的混乱也更加难以避免。
在分析了宁国府的基本情况后,王熙凤制定了相因应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包括了反映结果的目标设计(如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间),也包括了反映员工工作行为的目标设计(如员工的工作态度、努力程度和胜任特征等)。从目标结果层面来看,她根据现有人员的状况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重新设定岗位,排定班次,确立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也即完成了人力资源意义上的工作分析和配置,实现了宁国府的“定岗定编定员定额”系统的再造。在她的安排下,每个人都清楚了自己的工作要求,比如某些人只管本家亲戚茶饭,某些人只管杯碟茶器和酒饭器皿等,“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前只拣便宜的做。”很多组织到此就结束了,先制定并颁布了规章,接下来是束之高阁,最后是一纸空文。
王熙凤到此并没有结束,从目标的行为层面看,她还同时确立了工作要求,如器物损坏或丢失要自行赔偿,偷懒、赌钱喝酒和打架拌嘴等行为要受到惩处;设立了内部的监督和制衡机制,让“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并严肃提醒来升家的“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在“员工大会”上,王熙凤提出了整体工作要求:“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应该说,王熙凤之于宁国府丧事办理阶段的绩效目标设计,十分科学贴切,有效地解决了宁国府存在的五个弊端。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