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及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2011-12-29 00:00:00霍素彦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2期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作为社会未来投资理财的主体,理财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理财现状及趋势,并在教学管理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理财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在校生总体为样本,随机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36份,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381名,比例为51.8%,女生355名,比例为48.2%;工科的学生为23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2.5%,农科的学生为265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0%,文科的学生为232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1.5%。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采用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弥补问卷的不足,使所得结论更加客观、全面。
  (一)收入与支出
  大学生收入包括家长供给、兼职、勤工俭学、各类助学金、奖学金等。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40%受调查的学生每月的平均收入500元以下,43%受调查的学生每月的平均收入500—800元,17%受调查的学生每月的平均收入800元以上。
  大学生的消费包括伙食费、服饰、学习资料、通讯、交友、旅游、电子产品等。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生活必需品(伙食费、服饰)的消费占总额的60%,个人发展(购买学习资料)的消费占总额的15%,社交(通讯、交友)的消费占总额的19%,其它的消费占总额的6%。
  (二)理财意识
  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财就是少花钱,这是片面的。准确的说,个人理财是指根据财务状况,建立合理的个人财务规划,并适当参与投资活动。
  在调查中,38%受调查的学生对生活费的支出是有计划的,62%受调查的学生对生活费的支出是没有计划的。对于专业化的理财咨询和服务的需求,有20%受调查的学生认为不需要,有71%受调查的学生认为有兴趣但从未接触过,有9%受调查的学生开始涉及。
  (三)理财能力
  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理财能力不满意,不能说出自己每月收支的详细情况。对于节余的钱,调查结果显示,35%受调查的学生会存入银行,9%受调查的学生会投资小本买卖、股票、基金、保险等,20%受调查的学生会用于其它消费,还有36%受调查的学生无节余。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理财特点
  (一)收入有限却盲目消费
  受调查的所有学生中都依靠家庭供给为主要收入来源,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有限,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通讯、交友等社交型消费所占比例偏高,大多数学生没有消费规划,盲目采用新的消费方式,比如网上购物、刷卡购物等。甚至,少数学生受攀比心理的影响养成购买名牌服饰、化妆品及数码设备的不良消费习惯,因此校园内出现“月光族”、“负翁负婆”的现象。
  (二)理财意识淡薄,缺乏理财习惯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优裕的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应有的理财意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零花钱没有合理的分配,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账的习惯,处于无计划状态。
  (三)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教育不足
  大多数受访者不清楚理财的概念,对理财方式、理财产品知之甚少。调查显示,只有9%受调查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查询相关理财书籍,38%受调查的学生从来没有去图书馆查询相关理财书籍。上述提到70%受调查的学生表示乐意接受理财方面的教育,但是社会、学校、家庭在理财教育方面却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
  三、新时期大学生的理财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家长易迁就、娇惯、溺爱子女,不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子女的高消费不约束,忽略了对孩子消费、理财的培养。
  (二)学校因素
  学校在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还不适宜涉足理财,或者认为学生步入社会后自己会学会,所以学校开设的理财方面公共选修课少,开展的活动少,学生的兴趣不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理财的氛围。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娱乐场所的存在等,往往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潮流的影响,为了追求时尚,不惜花完零用钱,甚至向同学借钱。
  (四)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攀比心强,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上却不能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通过勤工俭学或是自主创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四、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对策
  (一)高校应开展理财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理财素质教育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投资学、财务管理、理财学等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权威机构做一些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
  (二)加强大学生“两课”教育,为“两课”教育注入理财元素
  “两课”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大学生在思想方面表现出多元性,这就为“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理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理财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思想问题。通过“两课”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三)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举办理财教育活动
  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理财知识是理财教育的有效形式。例如可以开展“模拟企业投资和理财”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财兴趣;开展“如何科学合理理财”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理财热情;举办“如何看待大学校园浪费现象”的公益活动,号召学生们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
  (四)高校还应尽量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岗位
  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同时,还应大力提倡自主创业,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技能训练,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
  (五)高校还应与政府合作,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
  例如,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校园周边环境做必要的治理,建设健康非盈利性或低盈利性的娱乐场所,合理布局必要的商业网点。
  (霍素彦,1982年生,河北保定人,在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于洋,1982年生,河北沧州人 ,在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