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2011-12-29 00:00:00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2期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发展较快、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门类。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经验:一是对外开放较早且程度较高。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超过70%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投入到了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制造业在对外商开放投资、开放市场的过程中,不仅并未因此而萎缩,许多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前茅,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90%。二是市场化改革进行的层次较深、范围较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进入与发展,在许多行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从最近来看,制造业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期,未来的发展也存在挑战和风险。
  二、问题或危机
  (一)比较成本优势在消失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影响。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且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教育部拓展空间,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部分制造业迫于成本压力而倒闭。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工资一般在1500元左右,基本上每年都会增加300—500元,而东南亚制造业比我们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周边的越南、印尼等工业化起步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会比我们便宜一半左右。
  劳动力供求结构的转变及新《劳动法》的实施,使得劳动力成本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另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导致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成本增加将导致产品竞争力降低,这无疑将对部分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二)缺乏独立创新的技术和能力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科技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瑞典、芬兰、瑞士、丹麦等国家拥有众多的核心技术和巨大的创新能力,其强大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
  中国的制造业以加工工业为基础,缺乏独立创新的技术和能力。在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在劳动力成本呈稳步上升趋势,交易费用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原材料成本就成为制约出口企业最重要因素。
  (三)国际原材料垄断加剧中国制造业风险
  国际原材料垄断加剧中国制造业风险造成中国原材料垄断可能的基础,是产业链条的扭曲,即上游产业的垄断经营和下游产业的自由竞争。当下游产业面对充分竞争的国际市场时,企业只充当均衡价格的接受者,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居于产业链上游的垄断产业,除了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外,在国内市场上几乎不存在着有效竞争者,在国外竞争者又被限制进入的情况下,垄断产业极容易通过抬高原材料价格来牟取暴利,而竞争性产业的成本优势却在一步步丧失,最终退出不景气的国际市场。
  (四)制造业增速放缓
  欧洲的债务危机、国内房地产紧缩政策,使得国内外需求均减少,造成制造业增速放缓,订单减少,产成品库存增加。依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010年6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生产指数为55.8%,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连续十七个月置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增幅有所缩小。
  新订单指数为52.1%,与上月相比下降2.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明显回落,为2009年3月以来最低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新订单数量虽然呈温和增长态势,但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势减缓。
  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随着制造业市场需求减弱。
  从业人员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示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略有增长。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与上月相比差别不大。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3%,比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是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产成品库存呈现逐渐增长态势。
  三、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一)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业的绿色增长,限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加快淘汰低附加值产品和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实现外贸结构调整的需要,多年来,我国出口份额高,比例大,顺差也大,给别国商品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在国际上也处于不利地位。而我国商品的附加值却非常低,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这样的贸易顺差到一定时候对经济的副作用将逐渐显现。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步伐将加快。减少出口,以逐步平衡外需和内需,成为结构调整,改变外贸结构的有效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可以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质量,使经济的增长方式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摆脱经济对资源的严重依附和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二)科技是制造业的立根之本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低迷中,低碳技术和新科技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低碳技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及时引导新技术的转化,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和落后产能,发挥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引导作用。
  (三)加快中国与东南亚工业一体化进程
  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的制造业实力也在逐步加强,应该加快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步伐,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生效以后,进一步做到资源互补,优势共享。
  (四)保持稳定适宜的投资环境。
  一个稳定适宜的投资环境,比低工资的劳工队伍更能对国际投资者产生吸引力。我国制造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除了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外,更受益于持续深度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谐的社会环境和配备完备的基础设施。
  (五)促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
  注重制造业在地理上集中,形成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我国的钢铁、汽车产业集中度都较低,但出现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区三大制造中心,制造业的集群现象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地的形成需要依靠民间创新和市场引导。政府则应该致力于提供完善的公共设施,保证公平的竞争市场。
  (六)培养国际性的大企业,壮大中小配套企业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研发能力强、把握核心技术、注重市场营销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贷款及市场准入上给予公平的待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和谐局面。
  
  (罗峰,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学与管理工程。张准,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