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机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兴起,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以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为标志,新疆经济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新疆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挑战。综合判断,机遇大于挑战,外部环境总体对新疆发展有利。新疆正处于后发赶超、可以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稳定向好为新疆加快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国家对新疆发展与稳定的高度重视与特殊政策支持,为新疆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三是19省市对口支援,为新疆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四是战略性能源矿产资源短缺,为新疆大开发、大建设提供了机遇。五是国家深入实施面向中亚、西亚、连接内地的向西开放战略,为新疆加快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六是长期积累的发展基础和调控经验,为新疆加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面临的突出困难和矛盾
一是新疆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滞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度与目标值相比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新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工业发展特别是地方工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不强。三是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水利、交通、电力、口岸、地勘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较多。四是资金短缺,科研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弱。五是改革相对滞后,计划经济体制尚存,垄断行业多,央企、兵团、地方经济管理上自成体系,市场主体发育滞后,法律规制力度弱,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改革攻坚难度大。
二、“十二五”新疆经济发展展望
今后5年,随着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新疆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为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大幅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未来十年,中央财政对新疆的支持力度将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将达3万亿元以上,国民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十一五”时期,预计GDP年均增长有望达到12%以上,GDP总量达到8500亿元,人均GDP达到3.54万元左右。考虑物价和汇率变动,届时新疆GDP总量有可能接近1万亿元,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二)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按照“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也将以12%左右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到2015年,预计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38万元和8000元左右,全疆将有20—30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跨入万元行列。就业状况明显改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达到西北地区平均水平,各族人民将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服务业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时期,新疆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初步确立;粮食、棉花、特色林果和畜牧业等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将以年均6%左右的速度递增,有望达到1700亿元以上。
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接替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石油石化、煤炭、矿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有望出现2个产值上2000亿元的超级产业(石油和石化产业),3—5个产值500—1000亿元的产业(煤炭煤电煤化工、钢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装备、纺织工业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成为新疆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工业园区的建成,产业集群发展快速推进,有望形成几个产值上五百亿元的园区和一批产值达百亿元以上的优势企业。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也将快速发展。预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可达17%左右,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左右。
以特色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总收入有望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时期,新疆城镇化发展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城镇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提高,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突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能力建设,在继续构建以乌昌经济区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中心城市和农村特色乡镇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专业乡镇,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的城市格局。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48%左右,以城市群和城市组团为主要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在中央、自治区特殊扶持政策推动下,南疆三地州和沿边高寒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增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贫困状况明显改善。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南坡产业带上条件较好的地、州、市(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州、巴州和阿克苏地区等)将在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方面走在全疆前列,并有望成为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千亿或超千亿的地区(现在只有乌市GDP过千亿元),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点,对全疆的先行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向西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新疆依托独特的“靠边居中”地缘优势,面对周边国家和国内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以及中哈二期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等工程的建成投产,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国际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将更加突显。以19省市对口援助为契机,新疆与内地的多形式合作更加紧密。在中央特殊政策支持下,新疆以内地为依托,以乌昌为核心,以伊宁—霍尔果斯、喀什、博乐—阿拉山口等为桥头堡的全方位向西开放格局将初步形成。升格后的“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将越办越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随着周边政治趋稳,经济好转,“十二五”期间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年均增长18%以上,地产品加工出口比重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将逐步提高,对新疆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六)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新疆2000—2008年全面建设小康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结合对“十二五”新疆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分析,新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预测,2015年新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有望达到75%左右,比2008年的58.6%提升16.4个百分点,7年中年均提升2.34个百分点。按此进度发展,到2020年新疆将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分类指标看,新疆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主要有:经济发展方面,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率较低;社会和谐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文化教育方面,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比重较低;资源环境方面,单位GDP能耗高、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大等问题。未来五年须重点关注和加大工作力度。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