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滨海新区为龙头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1-12-29 00:00:00杨振江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7期


  “十一五”时期,天津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108.8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5年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5.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推进,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统筹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新区经济总量连续跨越2000、3000、4000亿元台阶,201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5030.1亿元,5年年均增长22.5%。
  (一)功能区建设全面展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邮轮母港投入运营。响螺湾商务区48栋楼宇全部开工,于家堡金融区启动建设。滨海高新区渤龙湖总部园区首期具备入驻条件。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滨海旅游区、中新生态城等加快建设。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等航空航天产业迅速壮大。成功研制出“天河一号”,成为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建设了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中船重工、长城汽车等一批大项目,装备制造业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新区现代化制造基地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区的产业传导、技术扩散、服务辐射、创新示范功能不断增强。
  (二)载体功能逐步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两港两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天津港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成,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跑道投入使用。京津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国内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并延伸至滨海新区,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天津大道建成通车,中央大道、于家堡枢纽站加快建设。新区对外交通更加便捷通畅。
  (三)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
  伴随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和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投入运行,目前全国10类特殊监管区域中,滨海新区已拥有8类,成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种类最齐全、功能最完整、政策最配套的地区之一。在内陆城市设立了18个无水港,天津港近70%的货物吞吐量来自外省市。与周边8个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在产业分工合作、基础设施对接、科技人才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二连浩特签署了口岸对接的区域合作协议,使通过欧亚大陆桥运至东疆出海的货物可以顺利实现保税转关。对外开放成绩显著,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09家在新区投资。“走出去”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的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
  (四)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
  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建设全面展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北疆电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20万吨。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大气环境、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撤消了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了部门精简的统一行政区。金融创新不断深入,渤海、船舶等多只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运作,私募股权基金加快集聚。股权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创新型交易市场运营,“单船单机”、意愿结汇试点取得成效。同时,在土地管理、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激发了新区的发展活力。
  滨海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建立了新区政策向区县延伸机制。出台了《滨海新区支持区县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支持中心城区发展、支持区县发展、与中心城区和区县联动发展、援助区县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滨海新区和各区县的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中心城区优化提升,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一)明确功能及产业定位,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按照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定位发展繁荣都市型经济的实施意见》,中心城区加快金融、创意产业、文化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发展步伐,楼宇经济发展迅速。海河两岸开发改造成效显著,成为天津市一道亮丽的商贸、旅游风景线。滨江道商圈、和平路商业街和南京路商业商贸经济带组成的“两横一纵”集聚空间,成为天津市最繁华的核心商圈。梅江会展中心一期投入使用,文化中心、西站、万达广场、嘉里中心等大项目加紧建设,正在成为中心城区新的地标性建筑。南开科技园、天津科贸街等已成为我市科技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C92创意产业园、3526创意工场、C6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陆续建成并初步形成经济规模。津湾广场、海光寺、五大道风情区、意式风情区等已经成为我市著名的商务公务招待场所。以妈祖文化和“老城津韵”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板块基本成形。大胡同商贸区经营业态和环境设施全面提升,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轻工业商品集散地。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完善,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2、3、9号线铺轨,5、6号线启动建设。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建成区排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0%。颁布实施了《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连续3年累计奋战600天,大规模综合整治市容环境。整修改造道路719条,管线入地650公里,整修建筑1.8万栋,整治居民社区460个,完成2500栋建筑夜景灯光建设,新建改造绿地1.2亿平方米,群众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满意率达到99.5%。
  三、加强沟通合作,带动区域发展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2006年,国家明确了天津市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作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城市之一,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在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环渤海区域合作迈入新的阶段
  初步形成了“高层协商推动、部门组织落实、企业积极参与”的合作机制,通过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京津冀晋蒙政协论坛、京津冀都市圈工作会等,搭建了省市间共商合作、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城市已发展到40个,形成了“廊坊共识”,签订了“天津倡议”,各部门相继签订了城乡规划协调、交通一体化、加快旅游发展、人才服务等专项合作协议,先后成立了16个区域行业协作网络,在交通规划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教育合作、物流信息互通、无障碍旅游圈打造和区域口岸通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积极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创立区域大型展会品牌,开展投资洽谈、项目对接活动,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互动。
  (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合作
  配合国家开展《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津冀两省市政府2008年签署的《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会谈纪要》,天津市2009、2010年每年安排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河北省境内引滦水源保护工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增加到3000万元,时间延长至2014年。
  (三)构筑扩大对内开放的战略合作新格局
  天津市坚持“天津以外都是外”、“跳出天津发展天津”的开放指导方针,形成了学各地之长、创天津之新,全面推进国内合作交流的新格局。市领导同志先后百余次率团赴兄弟省市区考察交流,与山西、河北、云南、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国家部委、中央大企业、兄弟省市代表团千余批次来我市商谈合作,与天津市签订了百余项合作协议,部市、院地合作不断深入,天津市的区域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天津的区域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还不够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与部分地区的错位发展优势不强;产业传导能力还不够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与合作还不够紧密,区域之间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等。
  “十二五”是推进天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全市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面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和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杨振江,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