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或促进因素,而文化创意资源的稀缺性、重复利用性的特征,使得文化创意资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之一。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实现文化创意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一、中国白酒产业的文化创意属性
(一)文化诉求是30年来“金色白酒”的主导力量
近30年来,白酒被经济学界称为“金色白酒”,成为价格和利润越来越高的竞争性行业。白酒持续景气的重要原因是高端白酒的崛起,不断提高的价格带来了惊人的盈利能力。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白酒自身也相应经历了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已进入文化创意阶段,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元素提升中国白酒产业竞争力成为业界努力的方向。
(二)酒消费起因及其过程蕴涵丰富的文化创意体验
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沟通交流的媒介,比如,伴随酒消费中的赛马、射箭、奏乐、说书、唱戏、猜拳、和歌舞剑、作画咏诗、击鼓传花等节目,成为我国灿烂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作为文化创意载体的特质注定了中国白酒的生命力。
(三)酒品牌塑造及其营销过程蕴涵着文化创意内涵
酒品牌塑造中的生产、命名、设计理念、营销活动及其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意内涵。由于环境影响的作用,诸多酒类企业以及品牌运营商通过营造氛围、文化的方式引导消费,据此制定营销策略。以品牌命名为例:按产品地理位置命名,有茅台酒、泸州老窖、桂林三花酒和津酒;按历史人物命名,有左宗棠酒、孔府家酒、昭君特曲;按产品原料命名,有五粮液、高粱酒;按寓意命名,有剑南春、金六福、以及百年糊涂……还可以按照白酒度数、诗词、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标准加以命名,更突显出以酒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创意。另外,酒器包装品体现了一种借助酒皿作为载体的重要文化创意形式。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创意塑造品牌。挖掘酒文化,创意特色,策划营销活动,是扩大白酒品牌影响力,提升白酒品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化创意提升中国白酒产业
(一)白酒从农业转型到文化创意产业是白酒业发展的趋势
酒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从酒的最初生产过程起点看,酒属农业产品,其原料的生产、采购、储藏等涉及大量的农业劳动,产品原始形态是散装酒,没有包装物,与农产品无异。随着经济、社会、酿酒科技的发展,酒类工艺流程的细化,酒产品开始加强包装和宣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买方市场的形成,酒类产业特别是经销商、运营商加大了服务力度,其营销阶段也就归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国内出现了“盘中餐”、“盘中盘”、“店中店”,随着服务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变化,酒类产业不断注入文化创意的内涵。其营销活动与大量的广告、设计、收藏、动漫、旅游、酒文化博物馆等等,推动了酒类从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演进与转型升级。
(二)以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白酒有助于引导生态化生产与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生态、健康与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诸多企业从生态标准加强生产与营销,将自然的、健康的元素导入酒类产业。将酒定位于健康消费,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酿酒方式,促进厂商选择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曲等酿造工业流程。酒产业的振兴,不仅要开发出各类新型酒产品,更应该在产品的色、香、味、体、质等方面满足大多数人追求健康、美丽、自然的需求,从而引领民众发展健康的消费文化。所以,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有助于酒生产原料的有机化、生产工艺的科学化、生产产品的健康化、产品消费的文明化。从而实现物质文明—人体健康、精神文明—改善人际关系和传统文化创新、生态文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者的有机统一。
(三)以文化创意提升白酒产业具有国家产业战略意义
中国被称为“全球最大烈性酒市场”,当前,越来越多洋酒品牌登陆中国,国际资本不断向中国白酒业渗透,外资日益看好我国名优白酒企业和白酒产业。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不能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白酒在整个民族文化产品体系中体现了我国酒文化传统的悠久和醇厚,以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中国白酒,必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白酒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酒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