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1-12-29 00:00:00董昕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9期


  由温室气体的随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变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和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多国家逐渐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即由“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一种金融制度创新,碳金融一方面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使节能减排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碳金融的发展又为我国银行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业务领域。如何以碳金融为契机,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碳金融的内涵
  碳金融概念的产生与碳交易、碳排放权息息相关,普遍认为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国际公约的产物。所谓碳金融,就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作为非附件I国家,在2012年之前不需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但中国可以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为CDM项目的投融资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京都议定书》中并没有硬性规定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量,但是作为煤炭消费大国及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第二的国家,中国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十分巨大。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过度到低碳”的背景下,积极发展我国碳金融市场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三家碳交易市场,为研究碳交易制度、制定减排规则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我国银行业也逐步开展相关的碳金融业务,推出了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业务,如,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展项目融资业务,截至2009年3月,该行共支持了91个节能减排项目,共发放节能减排业务贷款35.34亿元(吴世亮,2010)。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三、开展碳金融业务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发达国家通过CDM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需求每年2—4亿吨,每吨价格在15—20欧元,最高时甚至达到25欧元(沈琳,2010)。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是世界最大的CDM项目供应方,每年可提供1.5—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陈游,2009)。丰厚的碳减排交易额预示着我国碳金融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经营转型带来了新的切入点。
  (一)促进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
  目前,在我国银行业的业务收入结构中,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相对较小,而在中间业务中又存在着经营业务相同的问题,例如,很多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都以银行卡、票据结算、基金保险托管、代理收入等业务为主,这些业务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但又造成了银行之间竞争异常激烈的局面。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银行业发展的要求。在低碳经济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顺应发展趋势,利用广阔的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开展相应业务,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银行业成功地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既保证了传统业务,又合理地调整了业务结构;另一方面,利用广阔的国内外碳金融市场,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开展中间业务,实现银行业新盈利增长点
  由于碳金融市场在我国起步较晚,作为碳排放权的出售方,国内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业主缺乏与国际碳排放权购买方交易的经验,再加之买卖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信息,很可能使一方在交易的过程中蒙受经济损失,进而阻碍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服务于CDM项目的中介服务,实现银行业新盈利的增长点。
  (三)树立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碳排放权交易对于温室气体随意排放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促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能源消耗、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碳金融业务是直接服务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一项金融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开展碳金融业务既可以为改善气候环境做出贡献,同时,也树立了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四、限制我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因素
  碳金融业务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实际上,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开展碳金融业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深入该项业务的银行数量较少、业务形式单一等,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归结为内外两方面原因,即银行业内部动力不足,银行业外部激励不够。
  (一)银行业内部动力不足,开展碳金融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1、银行内部缺乏胜任碳金融业务的综合人才
  碳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经历产品研发、产品设计、规则制定、产品推广等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人力支持。综合起来,碳金融业务需要的是具备金融、化工、法律、管理、外语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对人才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银行业综合性人才储备和积累尚不充分,限制了碳金融业务的开展。
  2、银行业对碳金融的认识不充分
  碳金融是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我国银行业对碳金融业务的“游戏规则”尚不完全了解,对碳金融业务蕴含的价值、操作方法、风险处理等也不是很熟悉。这导致除了少数几家银行介入碳金融领域外,其他多数银行持“观望”态度。
  3、银行业自身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碳金融业务的需要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点还大多放在利差和投资理财产品上,缺乏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从意识到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银行业外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开展碳金融业务动力不足
  1、碳金融业务具有较大的风险
  银行业开展碳金融业务要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以下方面:市场风险,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波动、金融衍生品价格变动等都会给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带来一定风险;政策风险,《京都议定书》上只是规定了2012年前我国不用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任务,但是2012年之后政策会怎样变动还是一个未知数;CDM项目自身的风险:该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需要经历复杂的审批手续,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
  2、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由于碳金融业务自身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加之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虽然有少数银行参与其中,但大多处于摸索阶段,收效并不十分明显。这要求国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来协助该项业务的开展。但迄今为止,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尚未到位,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激励不足。
  3、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评估机构
  碳金融业务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银行业对其的认识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产品的研发、风险的评估、项目投入产出等还没有系统的规定,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咨询评估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银行业分析、评估、规避风险。但这类专业机构在我国尚处空白。
  五、推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途径
  碳金融业务对我国银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我国银行业应该积极参与进来,采用“人才先行,制度保障,业务创新”的发展路径推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一)提高对碳金融业务的重视,培养碳金融业务人才
  碳金融业务是金融业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金融创新。我国银行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模式,培养专业的业务人员。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即将银行内部现有的业务骨干送到碳金融业务发展成熟的国家进修;同时,通过竞聘制度吸引优秀的综合性人才,整合人力资源,培养碳金融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二)健全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碳金融风险较大,除了完善银行业自身条件外,还需要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的扶持。因此,政府也应该积极投入到碳金融业务发展中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银行、企业进行碳交易。同时,完善碳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制度确保碳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三)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
  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在碳金融领域发展的先进经验,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推进碳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首先从中介服务开始,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务;然后通过产品创新推出企业排放管理与咨询服务,直接介入减排项目;最后商业模式创新,推出风险对冲工具,抵消传统投资的风险,获得“碳资产”收益。
  此外,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的制定、探索发展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搭建碳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等,也是推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措施。
  
  (董昕,1982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