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单证标准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2011-12-29 00:00:00滕静涛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3期


  摘要:外贸单证标准执行不力是阻碍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因外贸单证标准实施不足引致的外贸损失情况,分析了单证标准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只有积极深度参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活动,才能跨越标准化技术贸易壁垒,从而提高中国外贸行业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单证标准化 国际贸易 中国
  
  2010年12月14日,商务部许可证局高级工程师孟朱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标准化问题,我国近年出口贸易每年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实际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万亿元以上,因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导致的损失甚至超过了现有外贸企业的全部利润,其损失额在国际上居于首位。外贸单证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课题,重视、规范外贸单证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外贸单证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化工作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1981年实施的《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UNLK)》我国标准化机构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单证国家标准——《国际贸易单证样式》,此后,国内进出口机构开始使用这一单证标准。目前,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将UN/CEFACT发布的所有建议书、标准和技术规范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经过标准化机构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外贸单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贸单证标准化水平仍然较低,差距较大。
  (二)外贸单证成本高,使用不规范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统计,目前我国有60多万家进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标准化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由此导致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外贸出口竞争力。
  此外,相当数量外贸进出口企业填写的金融保险等服务相关的单证,以及更多的由企业填写和申报的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例如,部分企业经常因为信用证开具不规范造成滞关;填错商品名称代码面临退货;运输标志不标准造成提单、报关单、商检单、发票、箱单一错俱错;企业将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三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导致货物被进口国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而长期滞留港口。因单证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和货物损毁等事件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
  (三)单证实施差错率高,损失大
  目前我国外贸单证的差错率是5%,发达国家外贸单证的差错率是0.25%,我国外贸单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差错率的20倍。据联合国贸发会和WTO的测算,国际贸易单证的平均费用一般占国际贸易总额的8%。按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3万亿美元计,当年我国在国际贸易单证上的支出达2400亿美元,这些贸易活动如果严格按照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实施,将节省其中50%的费用,即1200亿美元。另据广东省外经贸协会2009年针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调查,在该省每年400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有高达5%的比例因对国际贸易标准不了解而导致无法收汇,涉及金额约200亿美元。
  二、我国外贸单证标准化问题成因
  (一)对单证工作重视不够
  为了支持、促进本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目前世界各国已有60多个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贸易简化机构,专门为所在国进出口机构提供外贸单证标准化专业性指导和服务;UN/CEFACT每年也召开一到两次论坛和一次全会,通过与世界各国充分沟通为世界各国提供外贸单证相关服务。2010年以前我国长期未参加该组织的活动,相关工作已中断达10年之久,直到2010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才第一次派员参加UN/CEFACT的年会。
  (二)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现有60万家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很多外贸企业负责人不懂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家进出口管理制度的要求,又无力聘请专职单证员,不少中小型企业将通关手续委托给报关或国际物流企业去做。然而为了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更多的中小企业往往安排企业内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单证员,导致外贸企业自己设计和缮制的重要单证如商业发票、装箱单和装运声明等参差不齐,存在大量潜在的国际贸易风险。
  目前,虽然全国多所院校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但其教学计划中缺乏系统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材。从专业培训情况来看,虽然每年约有5—10万人接受国际贸易单证员资格培训,但因培训内容未涉及单证标准化内容,导致单证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法分辨出标准或者错误。比如很多企业把自己的商标图形等所谓的唛头缮制在单证上,导致单证无法被计算机识别,而企业并不知出错原因,以至于不断出错。
  (三)专业性服务不到位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内容繁杂,仅靠外贸企业人员自身难以完全掌握繁杂的标准,须要多个部门和各方人士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完成。例如,电热毯的海关编码是6301.1000,6301指毯子,1000指是电热的;如果后4位是2000,就是指羊毛制的;如果是630tGyIUYOxYfcPn6EnGgNVg==01.2000.10,就是指羊毛长度不超过3厘米的羊毛电热毯。由于UN/CEFACT关于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建议书和标准众多,且为全英文版本,对于中国使用者来说困难重重。因此,需要专业服务机构做好标准化的研究、解读、发布、咨询工作。
  三、提高我国贸易单证标准化水平的对策
  (一)充分重视外贸单证工作
  一是把政府的认识从视单证标准为应对WTO的工具提高到标准化工作在改善出口质量和效益的作用上来。二是把企业的认识从视单证标准为束缚企业的紧箍咒提高到标准是经验和专家智慧的集合上来。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贯彻国家贸易单证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改变外贸标准化工作重政府主导、轻市场需求的现象。
  (二)加大对单证工作的投入
  目前发达国家在标准化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我国尚未安排用于标准化研究的专门经费,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外贸单证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因此,我国政府、企业有必要加大外贸单证标准化研究投入,完善我国的单证技术标准体系,尽快建立起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贸易便利化实务操作以及贸易标准化培训为一体的系统化再教育工程。为了推进外贸单证标准化活动,我们应注重培养熟悉UN/CEFACT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产品专业知识的人才。2010年9—11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签署国际贸易标准化专业人才培训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项目。希望这些项目的实施,能够减少或完全避免我国目前在外贸单证标准化方面的损失。
  (三)严格执行单证标准
  目前,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已直接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条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经将经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建议书、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了科学分类,出版了相应的书籍。因此,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标准化应用中,凡是已存在与UN/CEFACT发布的建议书、标准、技术规范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的,应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对于没有与UN/CEFACT发布的建议书、标准、技术规范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的,应使用UN/CEFACT建议书或标准或技术规范。我国的外贸行业协会应积极引导企业注意及时研究、搜集各国单证标准,参加并跟踪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
  UN/CEFACT在联合国框架内推荐使用的单证格式标准,不仅使国际贸易数据交换快速、有效、安全,而且为在国际贸易程序上消除通关环节壁垒铺平了道路。鉴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推荐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正致力于积极承担国际贸易单证标准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标准能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因此,我国不能仅仅满足于国际外贸单证标准化的采集工作,更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国际贸易单证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并在其中充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合理诉求,改变外贸单证标准化工作中重采标、轻制定,重文本、轻知识产权的状况。总之,应创造更好的环境,促使外向型企业自主地参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活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由大变强,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办公室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所.标准化居贸易壁垒之首,须格外关注国际贸易标准化[J].广东外经贸资讯,2010(34)
  ②胡涵景、孟朱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实务[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滕静涛,1975年生,江苏扬州人,南京广播电视大学财会金融系讲师、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