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1-12-29 00:00:00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3期


  
  八成中风可以预防
  
  美国最新公布的《中风预防指南》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风的有效手段。
  这是美国2006年以来首次更新《中风预防指南》。新指南称,如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患中风的风险可降低80%。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不吸烟、保持正常体重、多吃水果与蔬菜、保持正常血压、防止胆固醇水平超标等。
  运动能改善平衡能力,可预防老年人跌倒。为避免运动的乏味,添点音乐做背景是好选择。瑞士研究者还发现,配合音乐的运动“防跌”效果更加,能增加运动者的运动速度和时间。
  研究人员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观察134位生活在一个老人社区的老人发现,以钢琴声为背景的运动,对步伐、平衡感以及预防跌倒的效果最佳。这些运动包括配合钢琴乐声散步等。
  
  提高记忆力的几种方法
  
  1.当一个人的双腿跷起高过心脏之后,下肢的血液会回流到肺部及心脏,不仅可以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还可大大增加头部的供血量,使你神清气爽。
  2.颈动脉是向脑部供血的管道,摇头晃脑可使这些组织得到活动,不但可以增加脑部的供血,还可以减少脂肪在颈动脉血管的沉积,也有利于高血压、颈椎病的预防。
  3.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时,上肢肌肉组织的末梢血管会淤积很多血液,伸伸懒腰,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心脏供血增加了,输往全身各处的血也多了,大脑也能分得一杯羹。
  4.随身携带一把牛角梳,或者以指梳头,可起到提高智力、养神健脑的作用,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更有益处。
  5.每天叩齿50次,可拉动头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大脑记忆力。
  6.伸伸手指、蜷蜷手指,二者交替进行,或者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也可经常用手握握健身球,让两个健身球在手中旋转。或者把大米与黑豆掺在一起,再把它们分别拣出来,用这些动作来锻炼双手,达到强化或保持大脑记忆力的目的。
  
  婴儿出生后一月目光接触最重要
  
  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第一个月如果没有与自已的看护人建立起目光对视接触,那么在宝宝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往往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行为模式。比如,早期没有目光接触的宝宝通常在社会性发展上较为迟缓,到五六岁时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
  专家强调,由于现在很多家庭是老人带孩子,因此看护人可能会忽视了与孩子的目光对视,而这种对视所引起的感受往往在早期的亲子依恋中起着纽带般的重要作用。对许多妈妈来说,与宝宝的目光接触是第一次的“心灵交流”。
  宝宝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具有相当的智力了,妈妈们或是带孩子的老人与孩子相处时应谨慎地去照料和对待宝宝、爱宝宝。这会给宝宝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良好的影响,往往使他具有充足的安全感和依恋感。
  
  熬夜会突发耳聋
  
  对于需要熬夜工作的患者,特别要注意,熬夜会使得血液粘稠度相对增加,大幅提高血管栓塞的风险,而掌管听力的耳蜗器官,只有几条细小的主要血液供应,因此细小的血栓足以导致患者突然听力下降。
  另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常见病的患者,也要避免饮食过于油腻,避免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每周定期三次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大大的远离患病的机会。
  还有,老年人发现听力衰减比较明显时,除了一部分是本身机体自然衰老的过程之外,还要注意去化验血脂,如果是高血脂导致的听力衰退,适度的调控血脂有助于延缓听力的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