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的黄河之滨,春光明媚,天空蔚蓝。正当帝喾的妃子简狄在河里沐浴时,一只“玄鸟”飞过来,正好把蛋下在了她沐浴的池中。简狄取而吞食,因而怀孕生契。契传说中的商之始祖。
这是《诗经》记载的一个关于“玄鸟生商”的美丽传说。据考证,位处现今华北渤海之西,京津唐之北的青龙河流域,就是传说中“玄鸟生商”的地方。而“玄水”,就是今天的青龙河,青龙满族自治县,则是华夏伟大民族商族的最初发祥地。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2001年,青龙县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曾经承载厚重历史的青龙县,走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补课+赶超”让群众找到城市的感觉
2006年4月,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秦皇岛海港区区长的岗位到青龙县任职,踏上了青龙这块渴望发展的热土。在这四年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不动摇,始终咬定“三次跨越三步走,进军河北省30强”目标不放松,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补课+赶超”偿还历史欠债,仅四年间,就使青龙迈出了铿锵的发展步伐,挺起了贫困山城跨越崛起的脊梁。
近年来,适逢河北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专项治理,青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让群众找到了城市的感觉,让居住在县城的人找到了市民的感觉。四年间,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4.2平方公里拓展到12.1平方公里,相当于再建了两座新城;昔日棚户区的“蜗居”变身为青龙花园、森源领秀城、龙城明珠、山水雅园等19个高档小区。昔日低旧的县委、县政府大院变幻为民族文化广场和行政办公中心;昔日污水横流的南河惊变为湖光山色的十里景观长廊。在“一山(南山生态观光园)、一湖(南河)、两馆(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两园(龙岛、凤苑)、两城(汽博城、家居建材城)”的烘托下,一个“区域中心之城、山水园林之城、民族特色山城”呼之欲出。许多青龙籍在外人士有种“到县城找不着家”的感觉,在青龙工作过的老干部故地重游,惊叹“恍若隔世之感”。
如今,人们开始对自信的青龙人刮目相看。在2010年河北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会上,青龙做了典型发言,河北省领导还专程来青龙视察,充分肯定青龙县“三年大变样”的成就。耕耘必有收获,激情演绎精彩。2010年青龙一举摘取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县级园林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三块金牌。2011年1月12日,我有幸被评为“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在四年的履职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一个地方没有活力,就没有后劲;没有后劲,就没有前景;没有前景,人才就流失;人才流失,人们会更加对自己没有信心。
“穷讲究”赢得企业投资的芳心
青龙虽然穷,但我们提倡“穷讲究”。我认为“穷讲究”不是贬义,而是褒义,“穷讲究”体现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状态和精气神。富的地方可以富大方,如果穷的地方再不讲究一点,就没有优势了。所以我们注重以真情感人,以细节动人。对重大项目,我们实行一个项目主体、一个责任主体、一个包项目县级领导、一个科级项目秘书的“四个一”推进机制。我们的理念是:项目投产的“时间表”就是我们工作的“进度表”,决不让项目推进因环境问题而耽搁。我们的真诚让许多企业老总感动地说:“如果不在青龙干点事,就愧对青龙人民了”。
四年来,青龙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打造强县支撑,吸引了包括河北钢铁集团、首钢集团、庞大集团等全国500强企业以及福建富贵鸟集团、香港金龙集团、浙江横店集团、河北毕氏集团等一批国内和境外知名企业落户青龙,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s个,最大单体项目规模达到40多亿元。
针对青龙土地资源稀缺、地块零散的实际,依托满族自治县政策优势,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围绕项目建设园区”的思路,规划了“一区五园”,规划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构筑传统存量工业、钢铁循环经济、建材化工和高新技术四大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07家。尤其是山神庙循环经济示范园和大巫岚冶金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为我县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靠人格魅力激发团队干事的激情
从部队到地方一路走来,我深刻地感悟到,领导干部职务的影响是有限的,更多靠的是人格魅力。尤其是一把手、县委书记,更是要以个人魅力,带动和影响一班人,才能形成团队精神,激发大家干事的激情。青龙虽是欠发达地区,但我们不能有欠发达的思想观念。近年来青龙连续三次实施“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办青龙大讲堂,强化“补课+赶超”双重历史任务,确立建设“实力、魅力、生态、和谐”新青龙的发展定位,实施“工业强县、钢铁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明确“三次跨越三步走,进军河北省30强”的奋斗目标。这些宏伟目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成大事就要有谋大事的胆略、创大业的手笔、破坚冰的智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有一半人口住在城市。但另—方面,目前一些大城市正遭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托难、就医难等“城市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事实证明,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并不是城市越大越好。那些人口只有30万至50万左右的三、四线城市,往往市民幸福指数最高。所以,青龙县正着力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在城市创业就业的农民尽快转化为市民和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尽快实现集中居住。到2020年,青龙县城建成区面积将达4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区域中心之城、山水园林之城、民族特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