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刘宇璟有一个4岁的女儿——苏西,为了亲自照顾苏西,刘宇璟几年前辞去了外贸公司行政文员的工作,认真地做起了全职妈妈。但这半年,她又忙碌了起来,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从去年10月起,她踏上了以前从未想过的创业历程,与另外四个幼儿园家长以及一个热衷环保的女孩一起,在社区里开了一家专门为有机农场销售有机蔬菜和其他有机产品的小店——“妈妈生活馆”。
这家小店坐落在与市区相距三四十公里的回龙观小区,这是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之一,居住着大约32万人。小店的顾客绝大多数都是家住回龙观小区的妈妈们。她们的背景、职业各不相同,为了让孩子吃上少用农药和激素的食品而走到了一起。彼此间的熟悉和信任,让这个小店看起来更像一个联系着诸多家庭、充满纯真和温情的小社团。
人生因苏西而改变
和许多中国家庭一样,孩子是刘宇璟一家的中心。为了让苏西上一所以培养儿童情商著称的好幼儿园,刘宇璟一家才到偏远的回龙观小区租房住。
同样还是为了苏西,刘宇璟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并在为女儿寻找安全健康的食品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北京郊区的几家有机农场。
有机农场在中国仍然是新生事物,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但农场主们的执着深深感动着刘宇璟。他们有的是单纯而充满热情的农业博士生,有的是放弃高薪的国企管理者。刘宇璟和其他妈妈们从在那里订购蔬菜,到联合其他妈妈帮农场义务分菜,慢慢地,她们发现其实有机农场很需要一个帮助销售、实现城乡对接的平台。
于是她们与农场合作,开了这家销售有机产品的小店。除了刘宇璟,其他合伙人有的是注册会计师,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IT工程师。她们分别在业余时间承担小店的财务、客户维护和网络论坛维护等工作,而日常的库存、货源开拓和其他琐事则落到了刘宇璟肩上。
刘宇璟说,几个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在保证孩子食品安全的同时,为孩子们未来身处的自然环境做点事情。
小店经常组织妈妈们一起参加环保讲座和农场的劳动,并且在生活点滴中贯彻环保理念:不乱丢弃废旧电池、使用不污染环境的天然茶粉洗碗、来取菜时坚持自带环保袋等等。“我们做的事情都很小,但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妈妈们的素质整体提高了,或许下一代的改变会是自然而然的。”刘宇璟说。
半公益小店的烦恼
尽管工作富有意义,但如果不是苏西爸爸的一再鼓励,刘宇璟有时也难免想打退堂鼓。
小店到现在还是半公益性质。为了和有机农场相互扶持,店里的有机蔬菜几乎都是按进价销售。
除了卖蔬菜,她们把店里一半的空间装饰成一个小教室,由家长推荐口碑好的老师在这里教授武术、芭蕾舞还有音乐课程。而小店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蔬菜以外的有机产品,例如有机面粉、杂粮等,以及小教室的场地费。这仅够勉强维持日常开销,包括店租、拜访众多农场以开拓货源的车马费,以及一个单身合伙人的工资。
为了节省成本,刘宇璟精打细算。由农场送菜要支付150元钱,而自己开车油费只要100元钱,于是她会开车来回两个小时自己取菜。现在有的顾客没有预付款,甚至赊欠1000多元,也让刘宇璟不免担心现金流的问题。
顾客普遍对猪肉和禽类肉感到满意,因为一年才出栏的猪和两三个月就出栏的口感肯定不同。但对蔬菜的意见则五花八门。
“有的顾客抱怨有机菜的卖相差,还有几个顾客因为家中老人的阻拦再也不来了。老人们不能理解这些菜为什么这么贵,6元一斤,比农贸市场的贵多了。其实这已经比超市的有机食品便宜一半,而且是真正的有机。”刘宇璟无奈地说,其实连她的父母都觉得这菜太贵了,“有时理念的转变确实很难,但食品安全确实很重要。”
尽管有困难,但她坚信这是一个好的事情。“通过了解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有前景的事业,还能让自己和他人同时受益,为什么不做呢?”刘宇璟说。
社区里许多妈妈的热心和宽厚让刘宇璟感动。如果她周五有事,其他妈妈会主动来义务帮忙分菜。经常有妈妈将多配送的莱如数归还。有次店里因为配送错了一只鸡对不上账,只是上论坛求助了一下,立即有妈妈们帮忙回忆是配送了给谁家。
现在小店的会员已经有150多名,有的会员甚至从劲松和望京等距离很远的地方赶来取菜。刘宇璟憧憬着今年能开设更多的取菜点,同时在店里开展烘焙活动,让更多的妈妈喜欢这里。
做更多有利于孩子的事
小店正在逐渐改变刘宇璟一家的生活,也让刘宇璟对未来的家庭规划有了更多的想法。
4岁的苏西还分不太清什么是有机,但知道家里的鸡蛋更好吃,也知道超市里有些看着很好吃的东西是垃圾食品。但她也开始抱怨妈妈陪自己的时间变少了,刘宇璟深感愧疚,打算好好地学习一下时间的管理,以更好地兼顾起家庭,另外她希望以后在去农场考察的时候能更多带上苏西。
“虽然这有些奔波,但我希望苏西能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她能亲近土地,哪怕只是去拔拔草。亲近土地不只是欣赏土地上的美景,也要知道粮食是怎么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农民们是怎么干活的。”刘宇璟说。
她们已经和一个农场达成了“劳动换积分”协议。由她们组织小区里的热心妈妈前去劳动,帮农场增加人手,而农场将根据劳动积分送给她们有机蔬菜,并邀请孩子们过去玩耍。
尽管苏西爸爸也很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她们的活动,但他即将被公司派到山西常驻完成一个项目,所以又将是忙碌的一年。
细心的刘宇璟受朋友启发,发现类似的情况在回龙观小区特别普遍,爸爸们要么太忙,要么长期出差或驻外,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如何解决孩子们成长中男性角色缺失的问题呢?
于是她和其他妈妈们正在启动一件事情:通过公益组织和大学校园,寻找健康阳光且有爱心的大男孩,带领孩子们一起活动。她们相信,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
作为一个创业者,刘宇璟也很关心自己的个人保障,除了爱人公司提供的家属保险外,她还坚持购买社保及商业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
“这些保险让我吃了定心丸,在未来我还会坚持投保。”刘宇璟说。
家里的长远规划几乎都是围绕着苏西。刘宇璟说,为了让苏西去上师资条件好的公立学校,以后他们会搬到市区去住,尽管这类学校非常难进。而学区房房价惊人,所以租房还会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选择。
“但到时我还会回来这里打理这个小店,因为它已经像我另外一个家,让我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在采访的最后,刘宇璟愉快而满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