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旅

2011-12-29 00:00:00傅明
世界博览 2011年11期


  非洲流传一句话:“如果我死了,进不了天堂,就送我去内罗毕吧!”内罗毕因四季如春,被称为“非洲的天堂”。早就听说肯尼亚有个“地狱之门”国家公园,里面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山势险恶,仿佛地狱一般。也许是因为“身在天堂”,我们竞对“地狱”向往万分。来内罗毕一年半后,我和同事们开始策划“地狱”一游。
  “地狱之门”离内罗毕大约100公里,紧邻风景如画、落满粉红色火烈鸟的奈瓦莎湖。19世纪,一位德国地质学家和同伴们曾在这里遭遇当地部族袭击。幸存下来的地质学家为了纪念渗遭杀害的同伴,给这个地方起了这个名字。
  “欢迎来到地狱!”这是“地狱之门”售票处前的欢迎词。我们的车缓缓向前开,两边刀劈斧凿一般矗立的灰黄色山石铺陈开来,生长其上的绿色植物显得枯老无力,路边悠闲走过的斑马在我们看来竞也如“黑白无常”一般阴森诡异。笑声戛然而止,我们开始有些担心能不能走出这个海拔1500多米、占地近70平方公里的“地狱公园”。
  要进入深处只能步行。我们绑紧鞋带,在司机的带领下沿着小溪开始在岩石间攀爬。因为土松,有在岩壁间滑落的危险,我们只能抓着乱横的树枝和坚韧的草根前行,以免“堕入地狱”。壁立千仞,几千年来,流水侵蚀岩石形成峡谷,留在岩壁上一道一道的刻痕记录了时间的流逝。岩壁上,各国游客用石头刻下他们的名字,或是“我爱某某某”的誓言,偶尔还有一两个汉字。抬头望去,最高的名字有两层楼那么高,旁边刻着年份——1992年。看来近20年间,流水已经悄然无息地把“地狱”加深了6米多。
  一位同事正打算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壁上,却又因我们提醒她是不是真要“把名字留在‘地狱…而作罢。“孙悟空去阎王那里,一定要把名字从生死簿上勾掉,我怎么能上赶着把名字留在‘地狱’呢?”
  一小时的徒步之旅,我们在赤道的阳光下到峡谷深处,又攀爬出来,已是大汗淋漓。走在“地狱之门”平缓的小路上,看着远处高耸的怪石和路边兜售纪念品的老人,我们真有重生的畅快。而在那些来“地狱之门”徒步旅行的西方人眼里,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他们系着挂锁攀岩、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在乱石间穿行,亲近自然,体验探险的乐趣。
  (傅明,国企职员,现居肯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