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将开启“二次明治维新”

2011-12-29 00:00:00陈言
中欧商业评论 2011年4期


  日本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需要更多的开放、对外融合来重铸自我。也许地震和海啸这样的深重灾难,正是日本人深刻反省、采取行动革除沉疴的绝佳契机。
  
  本次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更像是某种神秘而强烈的暗示——关于一场大变革的暗示。就像24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冥冥之中预兆着僵化不堪的苏联将迎来剧烈变革,继而重生。对日本而言,“失去的二十年”已经走到尽头,变革呼声虽然已经叫响数年,无奈人力不逮。如今,天灾将这一变革推向必然。日本企业界乃至全社会都亟需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改革和重建。首相菅直人称之为“日本再开国”,我们称之为“二次明治维新”。
  
  自负酿大祸
  
  日本企业和国民在这次大地震的灾难应急和善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了优秀的素养。据我所知,日立、东芝和索尼三家公司在岩手县、宫城县、茨城县等地震地区或震区附近建有大型厂房,分别生产涡轮机、数码设备存储卡和光盘。所有的厂房、设备基本完好,工人在地震中无伤亡现象。这三家工厂的负责人都表示,工人士气十分高昂,一旦电力供应恢复,工厂可以立即修整设备,开始生产。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令人肃然起敬。它充分反映了日本的日常防灾措施之完备、建筑设施之牢固。日本企业和学校里,“火灾”、“地震”等日常演练司空见惯,所有人都演练得有板有眼,举止到位。可以说,在防灾的“硬件”措施和人员训练方面,日本人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也使得日本企业在一次次的自然灾害中有惊无险,平稳运行上百年。但是,在很多软性方面,如企业应急战略、对待灾害的态度等,现在看来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直接导致这次严重核泄漏事件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作为“核电技术专家”的东京电力公司的傲慢和自信。
  3月11日海啸发生后一个小时之内,福岛核电站的三道防线——防灾设施、内部供水和电力供应系统,以及电脑控制系统就全部瘫痪了。美国要派核专家来援助,却被东电拒绝。这并不是因为要“保护国家核心机密”。核电技术非常透明,几乎不存在技术秘密,更何况40年前的第一代核电技术对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东电拒绝美国人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自负(这个词在日文中的写法是“自尊”)。事故发生后不久,菅直人到核电站附近视察,东电总裁也没有把情况向他汇报清楚。其实当时核物质已经泄漏了,如果菅直人知情,是不会到一号机组附近去听取汇报的,那太危险。当天东电发出的新闻稿还声称核电站没有大碍、处于平安状态。拖到14日、15日,局势几乎失去控制。菅直人怒不可遏,凌晨5点驱车去东电总部厉声斥责该公司总裁,完全不顾政治家的风度,可见情况危急到了什么程度。
  东京电力公司为什么要隐瞒实情?当前比较流行的解说是因为“东电不想往反应堆灌注海水,那会导致核反应堆报废,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在我看来,这还和东电的自负密切相关。日本的核电技术非常发达,东电运行福岛核电站40年来从未出现事故,管理精密,运转良好,日本人对核电站无比信任。过去的成功经验让东电认为自己足以应付一切突发事故和灾难。过度的自负酿成了这次核危机。
  
  失落的创新亟待变革
  
  东京电力公司的这种自信和自负并非偶然,也绝不孤立,它有其滋生的土壤,那就是日渐僵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可怕的并不只是经济的停滞,更是企业文化的僵化、异化,这甚至会导致企业发展战略走向歧途。
  过去十多年来,日本企业在创新的舞台上销声匿迹。当美国人还在不断推出iPad、iPhone的时候,当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云计算时代摩拳擦掌的时候,当移动互联产品大行其道的时候,日本企业却走向另一条路,那是一种唯美的、精致的、对技术和品质近乎钻牛角尖的追求。日本人的液晶屏一代又一代地升级,蓝光DVD清晰得纤毫毕现,日本人似乎沉溺在这种对美的追求的感觉中忘乎所以。
  日本企业文化所依存的组织形式也十分特殊。它完全有别于西方的契约形式,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假想的村落体制”的组织——村落是一个大家族,威严的村长有生杀予夺之权,村落有严格的辈份序列和等级次序,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村落会给个人提供庇护,决不会在危难时刻对成员不加保护。每个人都依赖于村落,忠诚于组织。
  与村落体制相呼应的,是日本公司那长得惊人的产业链——从原材料的开采到产品制造,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全部囊括。下游公司向上游公司采购材料,再卖给自己下游的公司,俨然一个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大部族。对于其中的雇员而言,他的职业生涯可能在这链条中的任何环节游走。比如,当他到了要做科长的年龄,如果本公司却没有位子给他,公司就把他安置到一个关联公司去做科长;到了做部长的年龄,又把他安排到另一个能够提供部长位子的关联公司中去。
  过长的产业链和村落文化,形成了区隔分明的疆界樊篱,严重限制了日本企业的创新。十年前迈克尔-波特就指出,日本企业依靠效率高得惊人的营运取胜(如闻名世界的精益生产),但普遍缺乏明晰的企业战略。这一论断如今看来是如此正确。一个狭小地域的民族国家,如果长时间坚持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终究要走向穷途。即使广袤辽阔如中国,也是因为在其漫长历史中发生了多次民族大融合,甚至带来深重灾难的外敌入侵,才得以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长存两千年不败。美国人的创新精神也来自于这个国家的开放和多元。
  日本企业乃至全社会都需要更多的开放、对外融合来重铸自我。需要一场重大变革来打破疆界,终结失落。日本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并已采取行动,小泉时代就开始了政治经济改革,而菅直人更是高举改革大旗,希望“革除僵化的官僚体制”,但目前还收效甚微。也许,地震和海啸这样的深重灾难,正是日本人进行深刻反省、并采取行动革除沉疴的绝佳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