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取了6个行业的标杆企业来进行独立的案例研究,它们是内资和外资企业的前三名,也是各自所在行业的翘楚。
绿色管理机构
绿色管理领域的标杆企业,共同特征是设立了专门的绿色管理委员会,并通过认证体系使其符合公认的绿色标准,并且这些标杆企业把绿色标准贯彻于企业运营和产品等方面。
中远集团设立了横向的包括环境委员会在内的七个管理委员会,纵向的包括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在内的综合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远专门设置了由38人组成的战略发展部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部门。另外,研究发展中心/技术中心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库的支持。
在松下集团,绿色管理机构被称为环境保护委员会,而在三星集团则称为绿色管理委员会。而这些跨国公司把在中国的绿色管理推进到分公司的层面上。
相对而言,宝钢的绿色管理机构要复杂很多,并且在执行的细节层面上,宝钢的绿色管理得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的结合,提升了宝钢包括“绿色竞争力”在内的综合竞争力。宝钢拥有一个由基层技术管理、中层价值管理和系统创新管理组成的3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跟踪宝钢产、销、研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同时宝钢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连接起了客户和供应商两个重要群体。这个平台在促进采购过程的标准化和透明度,带动整个供应链实现信息化的同时,还实现了商务的无纸化,大大降低了碳足迹和管理成本。
认证体系
参与国际认证体系使企业绿色管理有了可以参照的标准,这些标杆企业也正是通过实施这些认证指标,把绿色管理理念落实到企业运营之中。
松下集团在2006年正式启动绿色工厂认证评估系统,将其旗下的工厂转型为整体环保的绿色工厂。此系统中,工厂在三个方面接受评估(阻止全球变暖及控制废物排放,减少化学物质排放,以及水资源有效利用),认证分为两个等级,绿色工厂及优秀绿色工厂。2010年,绿色认证工厂达标率到达94%,松下启动了新—轮的评估系统。
中远是中国国内首家获得三大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通过绿色认证正在中国企业掀起高潮。
绿色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那些供应商众多供应链复杂的企业,实施绿色伙伴管理是落实绿色管理理念的重要部分。
为了减少产品中有害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使用,帮助供应商建立起一套环保的质量控制体系,三星的绿色合作伙伴认证系统在2004年正式实施。所有三星电子的供应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电子元件加工商,都必须达到系统规定的要求。这套认证系统由三星电子全球采购部门实施而非第三方,以确保集团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供应链中的化学品管理。
在海尔集团,为了保证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绿色标准,海尔每个月会对超过700家的供应商进行评估,每年会召集所有的供应商开大会进行嘉奖。绿色产品和服务
标杆企业们在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把绿色管理落实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
丰田通过内部和外部措施双管齐下,减少资源损失。内部措施主要是回收再利用;外部措施则是针对废料(不能内部处理)。公司采取的外部回收措施主要有二,—是回收获利,即出售废料获取利润;而是出资回收,即公司出资对废料进行回收和填埋。
海尔还采取实施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即根据用户动态的需求来生产产品,尽量减少原材料和成品库存空间,以此来提高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同时由宝钢集团内部20余位管理者、专家、教师历时一年编写开发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宝钢能源管理技术》、《宝钢环保管理技术》等课程对社会其他行业的绿色实践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全球视野
用全球视野来审视绿色管理问题,中远集团走得更远,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全球各地运营。
2004年,中远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并积极地履行“全球契约”十项基本原则。遵循着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中远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连续四年被评为联合国全球契约典范报告,并获得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搬名指南审查评级最高级别A+级。中远也成为第一家签署《关注气候变化宣言》和《国际人权宣言》的中国企业。
2010年,魏家福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重新思考21世纪的公司”分论坛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表了其独特的见解。在他眼中,一个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在21世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有更强的适应性去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和市场。2) 有更强的整合能力从而对整个产业链形成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3)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4) 用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影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zosy/zosy201104/zosy20110433-2-l.jpg?auth_key=1734775495-767794819-0-9b696590e339f51c8c64602fbcf36676" hspace="15" vspace="5"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