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王兴不是创业失败或屡战屡败的悲剧人物,他其实是在做他喜欢的事业,追寻他的理想——可以说,王兴正走在创业成功的路上。
事实上,媒体放大了王兴所谓失败了的产品案例,并且把产品失败看成王兴创业的失败。这种对创业者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一个创业者只要还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失去信心,那他就没有失败。何况王兴这么多年来始终在互联网领域内不断尝试,现在他开发和经营的美团网年收入能接近人民币3亿元,这是他接近成功的里程碑。
业界常以融资上市作为创业成功的唯一标准,但那只是国人当前一种浮躁和片面的认识。创业是个过程,成功也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企业文化、创业团队、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现金流等多方面要素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之所以把王兴开发的校园网、饭否网以及海内网等称作王兴的产品案例,是说他在同一个领域内做着不同应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的成功并卖了好价钱,有的因各种原因失败了,都很正常。难能可贵的是,王兴与他的团队—直在做正确的事:他们不断引进海外互联网成功的应用案例并结合中国市场,引导中国的网民,加深对SNS应用的认识和体验。
虽然过程反复,王兴始终耐住寂寞,这才是真正在做事业。年轻并有闯劲,不畏失败,这是王兴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质。我相信,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成功需要无数个这样的王兴们。在中国互联网应用领域内,除李彦宏、张朝阳等互联网英雄外,也应有王兴的名字。
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健康发展的过程,但创业过程中某一个因素缺失往往就会导致创业失败。海归创业者大凡都是在创业团队、市场拓展,人脉关系、资金筹措等方面或早或迟出现问题。对于王兴而言,在国内市场拓展上要多下功走,要更深刻地研究中国网民群体不同的消费行为和需求,这也是市场的教训。
技术最终还是要为市场服务的。王兴不断尝试技术的引入和研发提升,这就自然使他成为一个技术偏好型的优秀的“产品经理”,而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服务是团队中其他伙伴们要全力跟进的,否则新产品就会很快被别人复制并推广出去。从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普遍的现象,但对开拓者来说是悲壮的。中国互联网的大海与美国的不完全一样。
此外,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创业者的心智建设也非常重要。当年,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初除了找到一位好的创业伙伴外,还聘请了一位体贴能干的秘书大姐。她在盖茨创业历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什么?一个大男孩除了需要“大姐”的多方照顾,还需要“大姐”给予心灵的安抚。不过我很担心,在中国要找到这样的“大姐”可能要比找“王兴”更加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