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系,吉林 长春 130028)
产业敏捷供应链的物流模式研究
刘瑾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系,吉林 长春 130028)
面对订单式生产和市场的易变性,目前企业多数采用敏捷供应链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基于Internet/ Intranet的第三方物流(3PL)供应链模式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同时,第四方物流(4PL)供应链模式日渐成为发展趋势,该供应链模式不但可以消除3PL模式的弊端,且更加提高了供应链的绩效。3PL模式的网络结构和优缺点以及4PL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敏捷供应链;产业
随着产业市场的全球化,顾客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产品的竞争越来越以快速反应和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制造企业必须联络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供应链(Supply Chain,简称SC)上所有节点,通过供应链来参与竞争,降低成本。企业必须从传统的在企业内部实现纵向一体化集成,转向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为主的横向一体化协调上来。
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和市场易变性,供应链具有敏捷性已不再是企业奋斗的目标或战略,而成为一个企业必备的基础能力。敏捷型供应链的实现不是链上所有实体的简单连接,而是必须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以供应链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业务过程组合、业务信息共享与协调,使供应链真正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这样才可提升供应链的敏捷性。[1]这就是目前产业所需要的敏捷型供应链(Agile Supply Chain,简称ASC)。
制造类产业就是一个特色鲜明的供应链,其供应链4个主要节点(采购、制造、仓储和客户)各自有不同的目标。采购目标要求稳定的需求数量、产品组合变化小、大批量;制造目标要求长期生产、高质量、高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仓储目标要求低库存、运输成本低、快速补充货物的能力;而客户目标要求订货反应周期短、高库存、产品花样繁多、低价。而这4个各自不同的目标体现在时间和订货批量上就形成了动态变化的复杂的供应链(如图1所示),因此敏捷型供应链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
图1 敏捷型供应链特点
目前,多数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第三方物流(3PL)供应链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很好地解决了主机厂、客户和供应商的物流问题,由于其存在一定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弊端,本文也讨论了第四方物流(4PL)供应链模式。
供应链管理有三种基本的网络结构,分别是: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网络、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网络和以第三方物流(3PL)为主导的供应链网络。其中第一种主要侧重于计划经济模式,第二种主要侧重于零售和小商品经济,第三种为目前产业供应链多数采用的模式(如图2所示)。
第三方物流(3PL)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即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的运作和生产服务,动态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业务和服务。将外包的概念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非核心业务以合同或者联盟等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通过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和交互传递,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
图2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
以3PL为主导的供应链网络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基础上的,其基础是Internet/Intranet技术,[2]信息的交互传递与同步性是3PL的核心(如图3所示)。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特点主要有:(1)以多方合作双赢为宗旨;(2)以客户的满足为主导;(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MIS:管理信息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EOS:电子订货系统,WAN:商业化网络);(4)以Internet等网络资源为基础。
图3 第三方物流(3PL)网络结构
3PL模式的基本优势主要有三点:
1.全面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为物流过程实现高效、低耗提供了保证。
2.该物流模式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取得共赢。
3.第三方物流不仅承接的是客户的物流业务,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客户一种新的资源。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物流外包模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具体的表现是:
1.采用物流外包的合同,其管理时间要比公司自己运作物流少很多,人力投资少很多。
2.通过运输与仓储运作的外包,公司可以不对运输设施以及仓库和搬运机械进行投资与建设,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并将财务风险转嫁给第三方。
3.有利于克服高峰需求时供应能力不足的风险。
4.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资产能够运用于多个客户和产品群,由此可以更好地利用资产。
5.外部物流公司可以提供比自己作业更好的服务。
6.发货人可以简化单证处理、配送计划、存货控制和认识管理等日常物流作业,有利于实施EDI、条形码或设施之间的人员交换。
7.外包物流服务方更容易受到技术革新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服务更具有成本优势。
8.当公司进入新市场而物流系统不匹配的时候,那么有理由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
9.当开拓新市场或运用新的营销渠道时,一般需要做市场投放,在此情况下使用第三方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
随着目前产业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PL模式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
1.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企业的职能;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必须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和投资,等等。
2.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的能力欠缺,其能力也往往与其雇主的要求不匹配;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之间是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其间必然存在着企业发展目标不统一、合作绩效的边际效益递减的可能。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Anderson咨询公司提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管理方案。表1是各方物流的职能解释,从中可以发现第四方物流的基本职能。
表1
对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1.第四方物流既不是委托企业全部对物流和管理服务进行外包,也不是完全由企业自己管理物流,而是一种中间的物流状态。这一点和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性质有所不同。
2.第四方物流企业往往是主要委托客户企业与服务供应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协议而形成的组织机构。在第四方物流中,主要委托客户企业扮演了双重身份:一是自身既是第四方物流的参与者;二是主要委托客户企业也是第四方物流的重点客户,它构成了第四方物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或市场。
3.第四方物流是委托客户企业与众多物流服务企业或 IT服务供应商之间的中介。第四方物流的重要特征就是全程负责管理。
4.第四方物流的形成大多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
第四方物流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第四方物流可以整合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
2.本身不具备运输和仓库等资源,但在约定的情况下,它可利用这些资源。
3.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各种具体的服务,如采购原料、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包装和运输等。
第四方物流主要有以下功能方面的特点:
1.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2.该物流模式体现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过程再设计的功能。
3.在变革方面,通过新技术等能力提升可以加强供应链的各个职能。
4.实施供应链流程的一体化,系统集成和信息交换。
5.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
6.第四方物流通过对整个供应链各节点的影响来增加其价值(如图4所示)。
图4 第四方物流(4PL)模式示意图
第四方物流在运作时存在三种可能的模式:
1.第三方物流协助者: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和工作,并提供第三方物流所缺少的技术和管理等技能。
2.方案集成商和管理者:第四方物流为主机厂服务和工作,是所有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及其他供应商的联系和管理中心。
3.供应链运作者:第四方物流通过对信息同步与业务协作的管理,为供应链条中各成员的运作管理服务。
无论哪种第四方物流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使供应链以更低成本运作成为可能,并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因为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战略思维,第四方物流却可能将供应链相关领域内的物流供应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高效的物流服务,这样才可能形成最优的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而第三方物流要么独自运作,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第三方物流不太可能提供技术、仓储与运输服务的最优组合。
目前,部分大型制造产业的供应链系统非常庞大,各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储运供应商等等都有各自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而各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正如上文所述,难以真正做到为制造产业提供最优化的服务,保证采购、生产、运输和销售的一致性。因此,选择了第四方物流模式,采用方案集成商的运作模式,并在相关采购和付款费用上进行全面控制,由第四方物流作为联络中心和信息中心。目前相关流程和运作模式正在摸索和尝试中。
本文面向产业发展需要,针对产业敏捷型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着重分析了物流模式问题。基于Internet/Intranet系统模型,第三方物流(3PL)模式是目前多数主机厂所应用的物流模式,但迫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第三方物流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弊端,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本文也针对第四方物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对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具体运作细节进行论述,此内容是作者后续研究的重点。
[1] 周芝梅,李文锋.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
[2]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网络化管理——敏捷供应链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
Study on the Logistics Mode of Agile Supply Chain for Industry
LIU Ji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anagement,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Changchun 130028,China)
In front of the production from order and the variability of market,lots of manufactories must balance require and supply by agile supply chain.Basing on Internet/Intranet model,the 3PL based supply chain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Atthe sametime,the4PLbased supply chain becomesthe trend ofdevelopment.And this supply chain structure can notonly eliminate thedisadvantageof 3PLbutalsoimprovetheefficiency of supply chain.The Networkstructure,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of3PLsupplychainmodeareworth discussing.The4PLsupplychain mode is also discussed.
Third Party Logistics(3PL);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Agile Supply Chain(ASC);industry
F259.23
A
2011-05-04
1671-6671(2011)02-0046-04
刘瑾(198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讲师,技术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杨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