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宇豪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策略研究
闫宇豪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传统的“只重速度、不重质量,只重GDP、不重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只重增长、不重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所以必须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根本变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只有以制度安排为根本保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安排;自主创新;经济结构;循环经济
依赖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2010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已暴露或者长期被掩盖的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资源供求矛盾空前加剧,生态环境遭遇巨大破坏,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道德价值体系动摇,国际贸易不平衡,国际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加剧。这都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约束。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图1 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形成的发展路径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最突出的任务,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效果极不理想。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现实和理论意义,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策略研究。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制度安排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和对经济行为的激励、约束程度。合理的制度安排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根本性动力源泉和制度保证。
政府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者,其角色定位、职能、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等,都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政府运行制度的合理安排。[2]
一是调整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分工安排,即协调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目前,迫切需要改变政府“驾驭市场”的地位,从各种形式的市场参与者角色中淡出。政府对经济的参与主要应以间接调控和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将重点转向创造和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如提供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政策,调控市场顾及不到或者失灵的领域等。重在通过产权制度安排,诸如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等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资源价格市场形成和环境补偿制度。将矿产、水、森林、海洋、尤其是土地等资源纳入市场体系,逐步取消行政定价机制;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制度;完善污染物和废弃物有偿排放制度、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提高资源税率、开征环境税并完善资源环境税的制度。通过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引导市场主体自觉转变发展方式。
二是建立科学的政府评价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设计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体系。必须破除唯“GDP”论,把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增长、居民“尊严”“幸福感”指数、政治民主化程度、经济质量和效益等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标纳入政府评价制度范畴。
三是改革审批经济制度。审批投资项目是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以政府的眼光审视和干预微观来平衡宏观,不仅本末倒置,还破坏了企业自动追求效率和竞争力的积极性,潜藏着诸如腐败、寻租等许多深层次问题。确立企业的项目投资主体地位,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政府主要是通过发布信息,在能耗、环保、安全、卫生等方面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四是推行绿色采购制度。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规定各级政府、学校等单位率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环境标志认证、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0等认证的绿色产品,调动企业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
五是完善投资激励制度。调整、落实投资体制和政策,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各级政府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引导民间资金、外资,特别是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起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和保障。对节能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真正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标不仅是GDP,更应该是消费水平。由于分配制度不合理,30多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消费能力弱;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过分依赖,而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偏低,近年该贡献率还呈持续降低之势,由2000年的63.8%降到目前的38.9%。
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之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政府要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从国际经验看,同等收入国家政府民生基本保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4%,而2008年我国这一比重在38%左右;同等收入国家政府基本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3%,而我国的比重是5.4%。
通过建构更加积极的民生保障制度,以化解或减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具体的要求是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的“三条保障线”:一是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面向全民的普惠型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个人与单位共同投人的补充保险制度;三是继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及针对重点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并着力促使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能够有效地协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廉租房房源,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人是社会和生产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经济才能又好、又快、高效益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主渠道,必须重点加强公共教育和培训体系,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水平的教育及培训体系:一是增大对教育培训的公共投人,加强教育培训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可及性;二是根据未来技术密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三是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重点扶持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四是将农民工作为教育培训服务的重点人群;五是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教育、武装经济发展的主体,引导其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针对中国国情,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策略。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产业发展由高消耗、低效率转向低消耗、高效率,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中国对引进技术的依存度为54%,70%的数控机床、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能在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方面长期受制于人,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3]
首先,创新主体在企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大型骨干企业应在行业技术进步中发挥带头作用,支持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增强创新活力。其次,创新关键在投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占2010年GDP的1.5%以上,到2020年达2%以上,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再次,创新重点在核心技术。在一些重要产业要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重点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最后,创新动力需加强。一是完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行为。二是确立追求创新的价值体系。要积极构建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倡导和树立追求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自信,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精神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三是改善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大财政、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通过科技发展认真走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电子信息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互为因果。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观念根本转变;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在内的具有战略性的全面优化升级和协调。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内容,而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的总体特征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44.8%提高到55.5%,而且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高能源资源消耗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拿能源消耗来说,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其中钢铁、建材、化工、石油加工、炼焦、有色金属等六个高耗能行业又占工业能耗的69%。据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总量就可减少约2 5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自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2007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至38.6%。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大大阻碍了经济的科学发展。
因此,必须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用机械化、规模化、工业化的办法,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置和技术设备,优先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低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4]加速发展物流、商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旅游休闲业、文化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5]
图2 四大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要分别不同企业的情况,有保有压。积极支持“高科技、高效率、高附加值”的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布局循环经济型企业,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还要继续“国退民进”的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结构也是经济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地区差距有所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协调和优化区域结构的根本要求在于:第一,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育引进人才的力度;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其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发挥东北区域优势,把东北建设成为能源、交通、加工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构建国际产业带,并打造优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继续发挥东南沿海的带动作用,深化改革,在体制和科技创新上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率先实现产业高度化,加强与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带动全国经济布局合理、高效化。第二,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形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均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新格局。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支撑,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互动,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增强国家区域政策、国土规划的整合功能,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城乡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是完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优化人口素质结构的过程,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这大大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要协调城乡结构。其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到一个大系统中,全面治理,彻底改变城乡生态现状,从而形成生态环境高度互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一体化。[3]其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城镇化要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农村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高效率行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也能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一般而言,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彻底变革传统的经济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新型的经济模式、经济理念。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和再修复”为原则,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废物再利用五个环节,使物质和能量在企业内、企业间、全社会内得到合理、持久的循环流动和利用,达到能量平衡,使物质资源在生产中能得到充分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它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是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策略。
图3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图4 传统经济运行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除了以制度安排为根本保证,自主创新为核心,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外,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
[1] 车春鹂,高汝熹.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1):85.
[2] 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09(1):30.
[3] 白宏博.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91-107.
[4] 刘跃奎.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探索[J].理论学刊,2008(7):46.
[5] 张蕴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120.
F120.4
A
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问题研究”
闫宇豪(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