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是另一种形态的历史,早期诗歌就是以韵文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初民社会群体观念及心理的历史,它通常依附于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各种文化事象的联结点。
关键词:祭祀仪式;《诗》;《诗》的产生
作者简介:刘春雪(1978-),女,黑龙江海伦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编辑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编辑学。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230-02
一、祭祀仪式与“诗”
祭祀,通常解释为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祭祀对象和时刻有各种各样,祭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神灵喜悦,还包括请求神灵赦免罪行,乞求恩宠,得到回报,获得佑助。而在整个的祭祀过程中,很多的祭祀环节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进行,因而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祭祀仪式。比如《管子·轻重己》说:“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郊,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笏,带锡监,吹埙篪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以秋日至始,数九十二日,天子北出九十二里而坛,服黑而絻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号曰祭辰。”等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而进行的。
在祭祀活动中,主要的祭祀对象就是神灵。万物有灵的观念在古代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万物有灵形成多神崇拜,也使人们的祭祀对象繁多。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可见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另外古人对祭品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从食品到用品,以至于用“人”来做祭祀用品。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
事实上,祭祀占据着远古人类大部分的精神生活,“诗”产生的时代也是如此,同时各种祭祀活动和仪式更加的完备。伴随着祭祀活动,一些相应的舞蹈、音乐、雕刻、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也都由此而生原始宗教的色彩。比如象《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的葛天氏之乐: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无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这其实就是在祭祀过程中的祭祀之辞,也是人们愿望的表达方式,就象“咒语”一样。而随着祭祀活动的越来越规范化,以及对祭祀活动的记载的更加成熟,祭祀诗歌就应运而生了。而对于我们今天来讲,《诗经》中颂、雅就有直接反映当时的祭祀活动篇章,它们给了我们接近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思想的最佳的途径。
二、夏、商、周三代的祭祀传承与“颂”“雅”诗形成
(一)祭祀传承
祭祀的仪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断的在发展变化之中,一般认为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对各自然神灵崇拜祭祀,主要是对天地的祭祀活动,即历代帝王的所谓“封禅”典礼。这种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祭祀活动虽然只是统治者维护其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民族早期社会生活中自然神灵的崇高地位。“封”,是祭天;“禅”,是祭地。除此之外,还有对其它各种自然神灵祭祀,比如祭“山神”、“河神”等。据《周礼》记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栖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物。”(2)对祖先的祭祀。随着氏族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崇拜自然神灵的同时渐渐对宗族祖先产生了莫名而深挚的怀念。他们享受着祖宗开创的基业,感觉祖宗和自然神灵一样随时恩佑庇护着自己。于是,由敬仰、怀念而生出对祖宗亡灵的崇拜与依赖。商代,祭祀祖先的典礼仪式已经相当完备,从那时起,对祖宗祭祀已基本上高于对自然神灵的祭祀。(3)祖先与神灵分离的祭祀形式。到了西周时期,社会制度是以宗法制为核心,产生了新的理念思维。在以祖先祭祀为主的同时,对于天地的祭祀愈益显示出庄重与神秘的色彩而成为统治者王室的特权与象征。而对于其他自然神灵的祭祀则渐渐融汇于普通民众的岁时风俗中而加以大众化。这种祭祀的传承与演变在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在《商颂》中,《那》、《烈祖》、《玄鸟》、《殷武》等都表现商人对祖先与天帝之神崇拜与信仰的观念。而在《大雅》中写周族的祭祀史诗《生民》、《公刘》、《大明》等表现的对祖先功业的称赞、美德的礼赞等与殷商时代有明显的不同。
(二)“颂”、“雅”诗的形成
伴随着祭祀仪式的成熟,“颂”诗率先走进了历史的视野。可以肯定地讲,颂诗的起源就是祭祀仪式向前推进的产物。在现有的文字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祭祀仪式的第一阶段,产生了上古歌谣。就比如前面谈到的“《蜡辞》”和“葛天氏之乐”就是对上古时代祭祀仪式活动时巫师的歌辞。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对自然神灵与对祖先祭祀开始并举,《颂》诗产生了,拟从以下几点分析:
1.“颂”与“颂诗”的形成
据叶舒宪先生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解,“颂”有十种解释的观点,分别为:“①,颂为颂赞、赞美; ②,颂为宗庙祭歌;③,颂为舞容;④,宋为舞乐剧本;⑤,颂为声调;⑥,颂为乐器名;⑦,颂为乐器和声调之名;⑧颂为威仪或仪式性表演;⑨颂为祝颂;⑩,颂为持瓮之舞。”并作了进一步的总结“综观以上十说,所强调的方面不一,各有歧见。但若同和到祭仪歌舞表演这个同一体上来,则各说可互为补充。”[1]另外在韩高年先生的《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也对“颂”的含义进行了梳理,并且总结到“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的颂,是一种仪式表演,带有礼仪的性质,即所谓‘威仪。其辞配乐可歌,内容一般涉及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无论“颂”的内涵有多少,但其为祭祀仪式歌舞表演的这一根本特性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其本相就是祭祀仪式中各种表象的综合。“颂”的本意清楚了,我们再来探讨“颂诗”。在马银琴女士的《两周诗史》中有这样一段话:“诗文本是为了仪式的目的编辑而成的。因此,仪式乐歌无疑构成了诗文本的最早内容。这一类作品虽因其具体内容、用途的不同分属于《颂》和《大雅》——《颂》为郊庙祭祀之歌,而《大雅》为祭祖颂功之辞,但它们作为仪式颂赞之歌的性质是相同的。”[3]从这段表述中,不难看出《颂》诗的形成就是对各祭祀仪式活动的文字记录的加工与整理,是祭祀时的歌辞。可以这么讲,夏商时代就已经有了颂诗,虽然《商颂》是后人写的,但我们在《商颂》中就可以看到一些那时代的影子,祭祀时对祖先的加以重视。
2.“雅”诗的形成——以《大雅》为例
“雅”本意为“正”, 为王畿乐歌,是周王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而用的祭辞,这在《大雅》中體现的极为明显。比如五首周民族史诗《生民》、《绵》等,都是周人为了纪念自己的伟大祖先,并希望先人的光辉眷顾到他后世所有的子孙。另外和夏商两代相比,周代的祖先祭祀崇拜已经有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们的祖先具有更大的神通和威力,与上帝具有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大雅•文王》)。
“颂”“雅”诗的形成就是伴随着祭祀仪式的发展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周代祭礼仪式程式化、制度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为祭祀仪式服务的用于祭祀中记祖功德的《颂》、《大雅》之歌才能被记录和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五月第447页
[2] 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华书局,2006年九月第74页
[3]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