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壳色素稳定性研究

2011-12-27 08:47斌侯小桢郭丽莎
食品与机械 2011年3期
关键词:山竹色素光度

章 斌侯小桢郭丽莎

(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 潮州 521041;2.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山竹壳色素稳定性研究

章 斌1侯小桢2郭丽莎1

(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广东 潮州 521041;2.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 潮州 521041)

考察光照、温度、氧化还原剂、酸碱度和食品添加剂等对山竹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8 nm,70%乙醇为最佳浸提剂;该色素是一种醇溶性色素,适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使用;有较强的耐氧化性和一定耐热性;金属离子Ca2+、Mg2+、Na+、Cu2+及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钠、柠檬酸、VC,及氯化钠试剂几乎不影响山竹壳色素的稳定性。紫外光、室外日光、Fe3+、还原剂、碳酸氢钠和葡萄糖对该色素有一定减色作用。

山竹;色素;稳定性

山竹系藤黄科(guttiferae)常绿乔木,其果实营养丰富,有解热清凉、化解脂肪、润肤降火之功效[1];但其富含色素成分的果壳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大多作为废弃物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现代医学[2-4]证明,天然色素尤其是来自可食性植物的天然色素,不仅安全,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红色素是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色素,寻找天然水溶性的红色素是当前食品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国内外有关山竹壳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胥秀英等[5]将提取的山竹壳红色素应用于饮料和白酒着色,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范润珍等[6]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提取山竹壳色素,并对其稳定性做了一定研究,认为该色素适宜于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使用。为进一步研究山竹的应用价值,本试验采用超声波法从山竹壳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山竹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山竹壳:洗净、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备用。

无水乙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葡萄糖、苯甲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柠檬酸、亚硫酸钠、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镁:分析纯,广州化学试验厂。

1.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800型,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AUW120型,日本岛津公司;

粉碎机:DJ-10A,上海淀久中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精密酸度计:PHS-3C型,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器:RE-52B型,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电热水浴锅:HH-2型,华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热鼓风干燥箱:CS101-A型,重庆试验设备厂。

1.3 方法

1.3.1 山竹壳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山竹壳→干燥→粉碎→加入提取剂→超声波提取→抽滤→色素液

1.3.2 山竹壳色素的制备 取一定量山竹壳粉,按1∶30(m∶V)料液比加入70%乙醇,在超声波功率350 W、温度70℃条件下,超声提取50 min,抽滤,得色素母液,待用。

1.3.3 最适提取剂的选择 准确称取山竹壳粉5.000 0 g,分别加入蒸馏水、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三氯甲烷、丙酮各100 m L,60℃ 下恒温浸提4 h,抽滤,取1 m L滤液稀释至25 mL,在190~690 nm波长段扫描,测定其吸收光谱,以确定最佳提取剂。

1.3.4 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所得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此波长条件下测定色素受到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等影响因素后的吸光度值变化情况,以此探讨山竹壳色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7-10]。

2 结果与讨论

2.1 提取剂与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1.1 提取剂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测定山竹壳色素在不同提取剂中的吸收光谱见图1。

图1 山竹壳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谱Figure 1 Spectrograms of mangosteen pigment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s

由图1可知,山竹壳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和丙酮,难溶于蒸馏水、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虽然丙酮的最大吸收峰比无水乙醇的最大吸收峰大,吸收效果比无水乙醇好;但相比丙酮,乙醇毒性小且廉价,故本试验选用乙醇为提取剂,且主要考察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

2.1.2 提取剂浓度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选取60%、70%、80%、90%、100%浓度的乙醇,在360~630 nm波长范围内对色素液扫描所得吸收光谱见图2。

图2 不同浓度乙醇对色素液吸光度的影响Figure 2 Effects on absorbency of pigment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tent ethanol

由图2可知,不同浓度乙醇液对山竹壳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不大,以70%浓度的乙醇吸收效果较好,且波长在47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是山竹壳色素的最大特征吸收谱带。因此,选择70%乙醇液作为最佳浸提剂。

2.2 山竹壳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2.2.1 色素的溶解性 分别向水、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环己烷、石油醚中加入适量色素液,观察其溶解性,结果见表1。

表1 山竹壳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Table 1 Solubility of pigment in different solvents

由表1可知,该色素不溶于水、无机酸及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易溶于无机碱和甲醇、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表明该红色素为醇溶性色素。

2.2.2 p H 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用0.1 mol/L NaOH 和0.1 mol/L HCl调色素液p H 分别至2,3,4,5,6,7,8,9,10,11,12,室温下静置30 min后观察溶液颜色,并于478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2。

表2 p 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p H value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表2可知,该色素液在p H 4~9范围内较稳定,适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使用。一般食品、饮料大多偏酸性;因此,该色素有适宜作为食品色素的可能性。

2.2.3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配制0.000 5,0.001,0.001 5,0.002,0.002 5 mol/L 的 Ca2+、Mn2+、Na+、Cu2+、Fe3+等金属离子的溶液各10 m L,加入等量的色素母液,摇匀、静置12 h后,取1 mL溶液定容到10 mL,在波长478 nm处测定各溶液吸光度,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随 Na+、Ca2+、Mg2+、Cu2+溶液浓度的上升,色素吸光度亦随之增大,说明这些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一定增色作用;而加入有Fe3+的色素液吸光度逐渐降低,且溶液浑浊呈黑色并伴有絮状沉淀物,其原因可能是Fe3+与色素发生某些化学作用引起了颜色显著变化。

图3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Figur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2.2.4 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配制相同浓度的色素稀释液(原液∶溶剂=1∶4),分别加入5 m L不同浓度0.0%,0.1%,0.2%,0.3%,0.4%,0.5%,1%H2O2溶液和5 mL浓度分别为0.0%,0.1%,0.2%,0.3%,0.4%,0.5%,1%的Na2SO3液,常温下静置2 h后,取1 m L溶液定容到10 m L,于波长478 nm下测其吸光度,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溶液吸光度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Na2SO3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表明该色素有较强的耐氧化性。

2.2.5 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配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抗坏血酸、苯甲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系列溶液,各取10 m L,分别加入等量的色素母液,摇匀放置1 h后,取1 mL定容到10 mL,于478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图4。

表3 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reductant and oxidant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图4 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Figur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food additives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图4可知,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加,色素液吸光度先略有减小,随后恢复至起始水平,可能的原因是苯甲酸钠溶液中的Na+使山竹壳色素发生变色或与其结合成不溶性盐;VC、柠檬酸浓度的变化对色素液的吸光度变化影响较小,几乎不影响色素的稳定性;而碳酸氢钠和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色素液吸光度值不断降低,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显著,故实际使用时用量不宜过高。

2.2.6 耐热性 配制色素稀释液(原液∶溶剂=1∶4),分别于50,60,70,80℃下恒温水浴3.5 h,每30 min取1 m L定容至10 m L,于478 nm处测吸光度,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随环境温度的上升,溶液吸光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表明该色素有一定耐热性。

2.2.7 光照稳定性 取10 m L色素母液3份,分别置于紫外光、室外日光、室内自然光下,每间隔24 h取1 m L色素液定容到50 m L,于478 nm处测吸光度,结果见图6。

图5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Figure 5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图6 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Figure 6 Effects of light on stability of pigment

由图6可知,紫外光对色素影响最大,室外日光次之,室内散光最小;84 h后,紫外灯光和直射日光照射的色素溶液相继出现少量红色絮状沉淀物;由此说明该色素在室内可安全存放。

3 结论

(1)70%乙醇是山竹壳色素的最佳提取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最适吸收波长为478 nm。

(2)该色素是一种醇溶性色素,适宜于偏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使用;有较强的耐氧化性和一定耐热性;金属离子Ca2+、Mg2+、Na+、Cu2+及食品添加剂如苯甲酸钠、柠檬酸、VC,以及氯化钠试剂几乎不影响山竹壳色素的稳定性。紫外光、室外日光、Fe3+、还原剂、碳酸氢钠和葡萄糖对该色素有一定减色作用。

(3)山竹壳色素呈紫红色,颜色鲜艳,稳定性较好,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理想天然食用色素。

1 王宗训.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陈平,阎萍.葡萄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6(5):11~15.

3 王微.食用天然色素的营养保健作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45~47.

4 赵吉寿,颜莉.天然食用玉米黄色素提取与性质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科版),1996(3):41~45.

5 胥秀英,王阿丽,郑一敏,等.山竹果壳中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173~174.

6 范润珍,彭少伟,林宏图.山竹壳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0):358~362.

7 杨永利,郭守军,方辉华,等.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0):303~309.

8 迪丽努尔·马里克,米丽班·霍加,古丽娜尔,等.野蔷薇果皮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3):116~118.

9 丁旭光,侯冬岩,关崇新,等.超声提取黄柏黄色素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8):383~385.

10 董丽花,朱苗苗.柑橘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2):124~127.

Study on stability of mangosteen pigment

ZHANG Bin1HOU Xiao-zhen2GUO Li-sha1

(1.Department of Biology,Hanshan Normal College,Chaozhou,Guangdong521041,China;2.Department of Fine Art,Hanshan Normal College,Chaozhou,Guangdong521041China)

The stability was studied of pigment which extracted from mangosteen by ultrasound.Results showed that: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 length of pigment is 478 nm;70%ethanol(V∶V)as extraction solution.According to the stability experiments,it was a alcohol-soluble pigment and suitable for partial acid,neutral and weakly alkaline conditions,has strong resistance to oxidant and heat,it was stable to Ca2+,Mg2+,Na+,Cu2+and food additives such as sodium benzoate,citric acid,VCand NaCl.UV light,Fe3+,reductant,Na HCO3,glucose and light have hypochromic effect on the pigment.

mangosteen;pigment;stability

10.3969/j.issn.1003-5788.2011.03.011

章斌(1981-),男,韩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E-mail:zb811223@163.com

2011-02-01

猜你喜欢
山竹色素光度
色素热舞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听话”的色素
山竹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中国山竹价格增长30%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Interaction Study of Ferrocene Derivatives and Heme by UV-Vis Spectroscopy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黑洞的透射效应和类星体的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