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波,郭亚飞,申丽琼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
唐 波,郭亚飞,申丽琼
(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基于大学专业课程评价的本来意义和民族文化承传的根本目的,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展开分析,认为偏颇的武术观所导致的“过于追求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数量化,忽视课程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是影响武术专业课程目标达成的直接原因.根据专业教育需求所赋予的武术课程目标,提出了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来构建新的武术专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此进行了论证.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创新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发展性是其主要形态和基本属性.课程评价通过诊断、批评、反省、反馈等功能来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认识和质量监控,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课程的不断改进.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组成部分的武术课程,其课程设置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突破“苏联模式”并试图达到彰显民族形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目标.但在我国长期的以科学主义为核心思想的现代知识观和传统的体育认识观的影响下,在对体育学科认识偏颇的情况下,不光对武术文化的认识趋于简单,更是将作为高校专业教育的武术课程进一步简化,将明显带有西方体育痕迹的竞技武术作为教育推广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内容.理所当然,重视武术表层功能即身体锻炼属性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模式也自然的将西方自然科学、量化的评价作为中国武术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课程评价不仅失去了太多的教育教学反馈信息、丢弃了“教人育人”的根本目标,也根本不能实现“彰显民族形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本研究旨在分析该问题的形成原因,陈述构建新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构建依据,创设了能够真正实现作为专业教育的武术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起始于1954年中央体育学院,1958年8月北京、上海体育学院分别设置武术系,其他体育学院相继完成武术专业课程设置.半个多世纪以来,武术课程早已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并在高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举措,无论是从文化传承或专业建设的角度,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而言都可以说提供了一个用之不竭的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特有的体育发展环境和高等教育的特殊背景,作为高校专业课程组成部分的武术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模式也随着我国特有的体育思想和与之相配套的竞技化课程理念,与其它技能类课程一样,形成了一个以偏重于技术承传、侧重于体育形态的中国武术课程体系.
作为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在课程设置之初是为了突破“苏联模式”,并试图达到彰显民族形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目标,但长时间的“大体育”环境,具有与西方体育完全不同的学科理念和文化内涵的武术,哪怕仅仅只是外形上的相似,也在“大体育”的认识惯性影响下,将明显带有西方体育痕迹的竞技武术作为教育推广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内容.理所当然,重视武术表层功能即身体锻炼属性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模式也自然的将西方自然科学、量化的评价作为中国武术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
在评价内容上,比较重视武术技能和专项运动能力的测试,而忽视作为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所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在评价方法上更多地倚重数量化的结果,将武术运动的技能、技巧简单地使用“二次量化”,即先确定水平状态,再转换成具体的分数,把各种状态按照程度高低都赋予分数,使所有的评价信息都数量化,忽视了状态性的质性评价,丢弃了太多的教育教学反馈信息.
主要反映在课程学习评价结果与课程学习评价目标的背离.效度是活动结果与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作为专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课程评价目标应该有多种,按照泰勒在课程评价目标模式中所指出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序的过程”[1].因此,“教人育人”是评价的根本目标,效率是直接目标,且效率必须是以符合武术自身发展和社会对武术的需求为前提.时至今日的武术专业课程评价既要检查学生学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又要分出前后名次,这种双重目标使评价方案在指标体系上追求大而全,在结果方面却又把所有的信息简单化为一个数值,使检查与评比两个目标都无法圆满完成.这种结果与目标的背离,从外在效度上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在评价标准上,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在评价主体上,学生基本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没有形成被评价者、其他学生、教师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模式.从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方面忽视了社会对武术需求的效率目标;在评价重心上,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进步和努力程度,不能很好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丢弃了“教人育人”的根本目标.此,它也本来就不是纯粹身体教育的体育所能概括的,将武术作为体育学范围中的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已经显示我们对武术认识的单一,再将西方自然科学、量化的评价作为中国武术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只能再一次说明我们对武术认识的肤浅.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发展性是其主要形态和基本属性.作为教育活动必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价是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诊断、批判、反省、反馈等功能来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认识和质量监控.包括课程评价体系的设置、课程评价内容的设计、课程评价策略的实施等等.其基本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和课程教学实践的改进,而促进学生发展和课程教学实践的改进则是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这一原则性要求指导下,课程评价应该依据教育的发展性目标,以评价对象发展为导向,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评价对象发展现状及潜能进行系统分析与价值判断.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都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使评价对象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使学校对学生承担起一种终身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使一切的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把教育变成对学生素质的陶冶和终生发展的储备.
此外,以人为本是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1].以人为本的课程评价理念,是将课程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终极目标不是通过一定尺度来限制人和管理人,更不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等级划分,而是发展人,是一种真正自觉自由、为了实现和提高人的价值的教育管理活动.教育活动是以人及其关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这里的“人”是具有情感、自我意识的主体,它不可能像科学的“物”一样被描述和说明,面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它具有自己的思想、策略和文化背景,具有吸收与排斥的自身规定能力,单一的线性测量评价完全忽略了人的情感和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因此,课程评价不能仅仅是对课程教育事实的描述和判别,更在于通过它达到对人的意义的体认和价值的实现.作为教育组织管理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教育教学评价,其根本目标必须是教人育人.即使是为了促使课程自身的不断改进与提高,其目标也必须是指向人的发展.只有充分发展了人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满足社会的利益需要,否则就一定会违背教育规律,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真正目的.[1]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经济、地理、政治、文化等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受中华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思想中直接显露着本民族的基本哲学理念,处处表现出“天人合一”、“礼”与“和”的特征,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态、机能、意念、精神诸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同时,蕴含了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从体育原理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应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从技术特点上,反映出中华民族以智斗勇、追求技巧的审美心理;从规则上,强调礼让为先、点到为止的守内、尚礼的人格倾向.因
表1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评价体系指标
准确把握武术课程目标、逐步完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彰显课程评价的本来意义是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武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文化特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即: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才是专业教育中武术课程的目标.因此,作为武术课程构成要素之一的课程评价,也只是武术教育实现的一个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心灵和知识、技能的升华,形成客观理性的人格,进而追求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
“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6]作为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因此,构建新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是在“以文教化”的前提下,关注作为身体文化教育的效用;在关注武术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探究精神,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并最终达到重新创造我们和实现我们的武术文化为人类造福的文化目的.
为此,本研究总结提炼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评价体系中的武术课程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总体指标,即: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一级指标确定为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的落实;二级指标是知识、能力、素质所含内容的解构,它起到的作用是既为课程提供了基本知识体系及内容,也决定着课程的内涵与品性;三级指标既体现了课程目标的逐条落实,更展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与评价过程中所应该追求的心灵、知识与技能的升华,促进客观理性人格的形成,进而追求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具体要求.真正达到作为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应有价值,在追求最终教育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实现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的课程目标.指标的确立主要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把理论模型中的指标体系设计成问卷咨询表,请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删除一些不能较好的反映评价对象的指标,保留专家认可指标[4].最后编制了一套新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指标测量体系.
课程是一种文化选择,但创新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课程,从文化建构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传递、改革与创新优秀的民族文化,从专业教育的角度而言,是培养具有武术“文化意识”的人和懂得利用武术进行“教人育人”的方法的人.因此,武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围绕课程的目标进行,在寻求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的前提下,适应新教育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即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又考虑评价标准的统一和个体差异的结合;即要注重评价方法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还要注重评价主体中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相结合以及评价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实现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都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的同时实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再创造.
[1]孙万国,刘苹苹.哲学视域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9,7:58-59.
[2]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3]陈丽娜.知识观视野下的大学课程评价[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3:18-20.
[4]王智慧,刘书元,刘金凤.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成绩评定模式的创新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4:91-94.
[5]严丽,朱光辉,王悌.棒垒球课程评价指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5:65-67.
[6][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王德贤,龚坚,杨玉茹,宋会君.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70-73.
[8]何艳华,薛继升,王红岩,邓国忠.高等体育专业“项目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9,(16)3:1-4.
[9]骆春燕.论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70-672.
An Innovation Study on the Course Evaluation Indexes of Martial Arts on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TANG B o,GUO Ya-fei,SHEN L i-qiong
(Sports College of Hong 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artial arts cours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based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ourse evalu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ased martial arts concept which sacrifi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evaluation for its quantity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accomplishment of martial arts course objectives.According to the assigned course objectives of martial arts,a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focused on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 was recommended,discussion has also been made.
physical education;the course of martial arts;evaluation system;innovation
G423
A
1008-9128(2011)02-0080-04
2011-01-20
唐波(1963-),男,湖南慈利人,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文化学。
[责任编辑 姜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