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从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叶洁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视角下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解析
■ 广东省从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叶洁英
笔者结合目前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的现状,从实际出发究其原因,提出拓宽数学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材料趣味性、提升教师的关注度,是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效度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数学 操作活动 解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幼儿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诚然,数学教学中操作法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我市以数学学科为切入口,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立足教师与幼儿的实际,开展幼儿园数学有效教学实践探索,尤其对“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进行了实效研究。结合本地区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操作活动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有问题的倾向:
(一)重验证性操作,轻探索性操作和发散性操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数学教学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幼儿操作的意义在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及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不同类型的操作对幼儿思维训练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验证性操作中,幼儿看似通过操作在学习数学,实质上幼儿操作时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活动中幼儿按教师的意旨操作居多,因而探索性操作与发散性操作体现不足,幼儿的思维也得不到全面的训练。
(二)重操作的结果,忽视操作的过程。《纲要》强调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教育活动的过程。但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在设计、组织操作活动时常常忽视这一点,这表现为:
1.忽视幼儿充分的操作感知过程。如在让幼儿操作时,教师常以个别幼儿能尽快说出操作的结果为满足,而对大多数幼儿获得结果的操作感知过程缺乏认真的观察和具体的指导。
2.忽视幼儿对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未能创设机会让幼儿充分地表述操作过程,实质上是忽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忽视对操作过程的评价。幼儿的操作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即是幼儿的思维过程,对过程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思维的评价。而这方面,正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并着力去做的。
(三)在操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往往要求全班幼儿按同一目标进行操作,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操作活动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认知需要;也有的教师虽有分层的目标,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对幼儿个体的关注指导不到位,往往流于形式。
(四)操作活动的设计重花样轻实效。要不缺少变化、要不变化太多。如缺少变化体现在组织形式整齐划一,操作形式雷同,操作材料单调、陈旧,幼儿在操作中与同伴缺乏交流等。形式单调,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倦,影响操作的效果。而有的则变化太多,体现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操作材料的多样化,但却忽略了活动的目的性和整合性、材料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导致了幼儿为玩而玩,在热闹中开始也在热闹中收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数学操作活动更是通过让幼儿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兴趣、获得认知作为手段。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例如:大班数学课程只有简单的10以内的组成分解、加减法、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而且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伴着操作材料的反复使用,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反而引致幼儿对操作和学习的倦怠,从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①练习1—10的数数;②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大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活动目标是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书写数字“5”。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多以学习数学知识为目标,而忽视了幼儿数学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其他目标。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针对性。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的操作材料单一、乏味,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注重了课堂演示,忽视了幼儿的过程性学习。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如教幼儿学习“5”的加减法时,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4=5、2+3=5、3+2=5、4+1=5,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其次是“灌输式教学”在大多数乡镇地区仍颇占比例。即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教师只管把预设的课程完成,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扩大各年龄班的知识面,加深数学知识的难度。各个年龄班要按统一部署,由浅入深地完成教学任务,避免重复无效教育。(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外,大班应延伸到20以内的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增加数群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2)相邻数:在相邻数的认知中应重视规律、方法的渗透教育,引伸到对相邻数本质的认知,延伸到100以内的相邻数。(3)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倒数认知扩大到10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认知,并会判断多位数的单双数,并应增设数列的认知(单序数列、双序数列)。(4)组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思维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小班幼儿最喜欢直观的、与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操作材料,因而我们把数学区和生活自理区相融合,投放5以内数量的娃娃穿衣服、系纽扣、系鞋带、夹夹子、穿木珠、穿吸管等活动材料,还可以有小勺给娃娃喂豆,提供衣服架子晾衣服,让孩子练习拉拉链和扣纽扣等,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游戏中学数、学数量,并尽可能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锻炼幼儿小手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动手的兴趣。大班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能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为此,大班的操作材料应更具层次性和丰富性,如为幼儿提供一些逻辑推理的观察图片、多功能插板、带数量关系的棋类学具等都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操作材料。
除此之外教师要多下功夫,巧选材料,为幼儿制作出适合其特点的操作材料。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的积极性,亲子共同制作。由于幼儿亲自参与,他们对操作材料会倍感亲切、倍加喜欢、倍加爱护,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寻找与孩子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使幼儿在活动的参与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在活动中我们可把美术作为辅导手段,让幼儿在主动操作获取知识 。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促进幼儿对时间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份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与数为趣、以数为乐。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使幼儿从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小班化教学、分组教学,是提高教师对幼儿关注度的有效途径。把幼儿上活动课的人数作适当调整,以分组的形式或小班化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利于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利于诊断和指导。同时,重视过程性观察和过程性评价尤为重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操作变化,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注意做到“蹲下来”与幼儿对话,此时的老师不但是孩子引导者,更是孩子的支持者。对能力强的幼儿常说:“你想想看,还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做法?”“与邻座的好朋友讨论一下,看能否发现新方法?”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常说:“你再摆摆看,你再试试看。”当教师发现孩子会自己发现错、会自己纠错,孩子有了新发现、有了新方法的时候,教师会与孩子一样的惊喜、一样的开心。在予以及时的、正面的鼓励和评价的同时,及时地分享孩子的操作方法、思维过程,分享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而不只是简单地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教师的评价落到点子上,会让孩子真正感觉到“我进步了”,“我又进步了”。教师细心的观察、适度的关注、适宜的评价,会带给幼儿对活动、对操作、对学习无限的乐趣和信心,幼儿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