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吉林通化134002)
果酒类商标设计的创新探研
李娜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吉林通化134002)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商标设计不仅是商家传递商品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且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营销手段。该文就果酒类商标设计的发展历程,当前果酒类商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果酒类商标设计的创新之路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果酒;商标;人性化;创新
果酒的起源可追溯到8600年以前,据考古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至7000年)就发现了发酵饮料,考古学家研究推测中国最早的果酒是山楂酒,但并未发现标注。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封存果酒的泥罐上刻有标注,用来区分果酒的品质。此后,古希腊人在装有果酒的双耳瓶泥坯上刻写文字,再烧成陶器。罗马人将羊皮纸拴在装酒的容器上,上面记载内装物品的名称、容量、时间等信息。此方法延续使用了上千年,逐渐发展成用标签贴在果酒酒瓶上的标志。玻璃瓶子的使用及印刷术的发展也加快了果酒商标的发展,人们对商标的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贴在酒瓶上的标签演变成了今天的酒标。酒标上包含有许多相关信息,一瓶果酒拿到手中,先看一看它的酒标,就可以对这瓶酒的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所以有人说,果酒标就是“果酒的身份证”。果酒标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标注方法。果酒标通常包括果酒的名字、产品名称、容量、酒精度数,以及酒的产地、水果品种、酿制年份、装瓶地、分级等要项。有些国家的果酒标上甚至会详细标示出水果庄园、村庄等以保证果酒的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升,消费心理与审美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产品大量的涌入市场,企业之间对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很多果酒商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丧失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果酒企业在酒标设计方面加大了投入,同时消费者也对商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酒标从介绍商品演变提升为传达某种思想、某种趋向,使商标具有广告化的传播效果,扩展了商标原有的内涵与表现力。但是,当前很多果酒商标设计雷同现象严重,缺少独特的个性,缺少创新。如图1,通化牌山泉葡萄酒与通天的冰爽葡萄酒在色彩与构图上基本相似,类似这样的产品设计在果酒行业中广泛的存在。笔者认为果酒类产品商标设计当前在创作灵感设计角度、产品文化理念、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缺乏创。果酒类商标的设计向内应该为产品服务,向外应该为消费者服务,最终达到推动市场销售的目的。
消费者对商标的好坏有着较深刻具体的判断,消费者的意见与感受是设计者的原始资料,脱离了这个准则,设计出的商标不具有任何的市场价值,变成了纯粹的“艺术品”。果酒商标在设计中要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为此,在果酒的商标设计上必须推陈出新,才能赢得市场。
1.设计灵感的创新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将生活浓缩成商标,它就变成了生活的缩影,留下时光的印记。如图2所示,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酒标,整体以土黄色为主,象征着辽阔的土地,中间偏上的位置用葡萄树枝、叶编制了一个相框,框中是一幅以葡萄园为背景的画面,有两个身着红色衣服的葡萄酒农挑着满满的一筐葡萄,这种场面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感。在这个酒标中不仅能看到丰收景象,还能读出爱情的象征。原来的画中扛着葡萄的人是一对男女,这就是生活。灵感的创新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亲身经历、个人感悟,周围的人和事;看一本书,听一个故事……。这些东西就是灵感创新的源泉。当我们在为设计寻找灵感启迪的时候;当我们欣赏大师的艺术创作的时候;当我们为某一设计寻找独特方案的时候,我们不难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活,灵感创新从生活中来还原到生活中去。
2.设计角度创新
从消费者的角度寻找设计的创新,“人性化”的理念是设计的根本。当我们坐在舒服的吧台椅上的时候;当我们站在站台上发现有突起的盲文的时候;当我们轻易的拉开八宝粥盖子的时候,作为设计者的理念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人性化”设计已成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国家一直处于果酒商标设计创新的最前沿,低碳、环保的包装形式带动了商标设计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商标设计应运而生。金属罐装葡萄酒在金属罐体直接印刷,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全球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以上。此外,意大利、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则是以盒装葡萄酒为主。这些简易的果酒包装都是随着社会的需求出现的,“利乐”无菌砖、易拉罐等果酒包装已在很多国家出现。“以人为本”不仅仅考虑消费者,同时也考虑到生产商。商标的设计融入了企业的文化理念、地域特色,突出展现产品个性,增加技术含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3.文化创新
国外的果酒商标注重文化内涵。果酒的酒标里面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的变迁,果酒商标可分为两大类:(1)田园类。这种是使用酒庄标志性建筑作为酒标,占多数。如图3奥迈尔酒庄的酒标就是典型的以酒庄作为背景。还有就是以家族徽章作为酒标,这些酒庄大多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如大家所熟知的诗篇古堡干红如图4等。(2)艺术类。一种是选用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法国波尔多地区土坡酒庄的酒标就是选用艺术画见图5。从1945年开始,土坡酒庄的产品就在酒标的上半部使用一些绘画巨匠的作品,比如超现实主义的米罗、浪漫童真风格的夏加尔等,而且每年都不同。很多人仅仅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每年的土坡酒都买齐,这一方法后来也被其他一些酒庄所效仿。另一种就是使用简约风格,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一些比较现代的做法。美国的Kendall Jackson的酒标图案见图6,主体就是一片葡萄叶,把酒庄的名字印刻在叶子上,美观大方。
4.材料创新
在商标的设计应用当中,不同材料的应用,增强了人们对果酒标的视觉、触觉效果。特殊纸张的应用已经成为商标的重要表现形式。如在印刷商标时使用的底纹纸,不仅可以加强商标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以提高画面的充实感。无尘纸是一种浸渍树脂的纸张,在果酒的储存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的变化小。果酒商标的供应商们更是追求完美不断改进,各种各样材料的酒标层出不穷。
材料的创新还体现在包装本身的材质上,Canadaiguawine公司使用最新推出的500rnl棱镜形八面体无菌纸盒装,该包装容器自外层到内层的结构组成为:金属蒸镀的铝箔、PE、纸板、粘接剂等七层构成。利用铝箔阻隔了外界对果酒的影响。纸盒外层的色彩丰富,而且华丽辉煌的胶版印刷画面和文字说明极具耐久性,还可避免外来力量的划伤。
1.以客户为主企业为辅的设计理念。果酒商标设计是果酒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视觉形象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只有消费者认同商标的设计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充分的调研,同时也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突出企业个性。
2.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趋向。现代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低碳、环保的生活已经成为主流。扩大市场份额单纯靠提高产品质量是不够的,引导人们的情感诉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倡导绿色的、环保的设计理念,从设计环节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商标设计的形象更具内涵性。果酒商标在构成上由繁琐的图像逐步趋向于简单、明快;设计表现上由写实绘画逐步转向变形的图案化,使商标具有单纯的秩序美;设计理念上具象的形式语言逐步被抽象的符号语言所取代;商标由介绍某种果酒产品逐步转化为某种果酒产品传达思想的途径,扩展了商标原有的内涵和表现力。
总之,果酒类商标设计的创新值得我们认真的加以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创意设计、制作印刷、材料分析等多方面创新探索,力求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如何使果酒标适应市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获得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是设计者所要达到的真正的目的。
[1]千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金志华.市场经济与企业竞争[M].北京:中国青年山版社,1993.
[3]王爱军.标志设计漫谈[J].中国美术教育,2000(06).
[4]吴尚君.从标志设计谈现代企业理念及内涵的表现[J].中国美术教育,1999(05).
[5]谭有进.标志设计的新趋向[J].艺术探索,2007(04).
[6]吴国兴.标志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rademark Design of Wine
LI Na
(Department of Art,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today,trademark design is not only a way to pass the main commodity information,but also becomes a marketing method with a higher market value.This essay discusses about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rademark design of wine and current problems existed in trademark design of wine,so that we can propose an innovative road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ine;trademark;humanization;innovation
J524.4
A
1008—7974(2011)05—0053—03
本文系通化师范学院院级科研立项“果酒类商标设计思路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15
2011—03—21
李娜(1980-),女,吉林通化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在读硕士。
吕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