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南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近年来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等教学理念在音乐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们尽力把自己所理解的新课程理念渗透进音乐课堂教学中,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课堂中的热闹场景大多游离了音乐,有时一个开开心心的游戏音乐只是一种背景,学生的欢愉来自于游戏本身而不是来自于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有偏差以及对教学过程的音乐性关注不够,对作品分析不透造成了上述现象的种种。由于过多地热衷学科综合,导致学生关注非音乐的元素过多,课堂中学生很少得到一些音乐知识或技能的有效训练,没有这些技能的支撑,学生就会丧失敏锐的听觉和细腻的音乐感受能力,那么,这样的兴趣能维持多久?这样的音乐教学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吗?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教师要守住自己的领地。《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音乐课堂应该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坚持音乐本位原则,创建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笔者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学习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为今后能更好地继续学习打基础。因此,音乐课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以音乐为本,适度地综合其他学科,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目标得当 理清脉络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对教学内容的确定非常关注。要设计出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首先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新与旧、深与浅、难点与重点的合理搭配等。其中教学内容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天》一单元时是这样设计的:第一环节,教师用漂亮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春天的景色。第二环节,教师播放《嘀哩嘀哩》,并说:“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歌声去寻找春天吧!”第三环节,教师说:“听,这是什么鸟在叫?”导出歌曲《小杜鹃》,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一学小杜鹃的叫声,然后带着大家学唱歌曲。第四环节,教师说:“春天这么美好,谁能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一下春天?”第五环节,教师说:“当你用语言和歌声都无法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时,你会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让我们用画笔描绘出最美好的春天吧!”分析以上教学设计,我觉得此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新与旧、深与浅、难点与重点都没有关注。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嘀哩嘀哩》难于《小杜鹃》,这两首歌曲都是新歌,用《嘀哩嘀哩》导入并没有起到铺垫的作用。其次,这两个作品的旋律也没有很明显的可比性;再次,用画笔画春天变成了美术课,与音乐教学目标没有直接关系。我们认为,教师在组合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以音乐为基础,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只关注人文线索,而忽视挖掘音乐的内涵,寻找音乐知识的线索。不同环节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是盲目综合。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得不到与音乐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提倡学科综合,但应该适量地选择与音乐知识、技能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许多教师时常都会设计一条人文线索。同一主题的内容会安排三四首同一主题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常常是同一种情绪、同一种风格的作品,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不是很大。新课标提醒我们: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要有机地渗透在音乐活动之中。怎样才能有机地渗透在音乐活动中呢?我的经验是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以音乐为基础。我认为应把人文线索作为外显的线索,把知识线作为内蕴的线索。例如,设计《童心是小鸟》一课时,为了能更好地演唱这首歌曲,清楚地比较出这首歌曲的特点,可以作这样的安排:首先用《嘀哩,嘀哩》作为复习内容,并导入新授;然后新授《童心是小鸟》;最后拓展欣赏《田野的春天》。以上三首歌曲虽然都是歌唱春天的歌曲,但三首歌曲的情绪、拍号、风格都完全不同。实践证明,通过对比教学,学生很容易找到以上歌曲的不同点,学生的收获很大。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嘀哩,嘀哩》最有活泼、跳跃感,2/4拍,旋律特点可以用点来表现。《童心是小鸟》具有抒情的特点,3/4拍子,音乐像起伏的波浪;《田野的春天》活泼中带有进行曲的风格特点等。以上教学设计,我就是以音乐为基础,依据教学目标而确定教学内容的。
二、抓住主线 展开过程
《音乐学科教育学》一书告诉我们:在贯彻音乐本位原则时,音乐教学过程应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认知——逻辑”的过程。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小白菜》是很多版本的教科书都用到的一首歌曲,我们经常设计这样两种教学过程:第一种是先讲故事后学歌曲。第二种是直接学唱,先唱歌谱再唱词。这两种教学过程都是依据知识性学科的认知——逻辑的过程进行教学的。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没有什么比音乐更深刻了!”那么音乐的首度感知必定在于听。尝试改用以“聆听——体验”为线索,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悲伤感,然后带领学生模唱感受到悲伤的乐句,反复演唱的过程中调动情绪,凝练声音的表现力,最后才来分析旋律特点:为什么能给人悲伤的情绪传达?——每一句的每一个音都在构成旋律的下行,研究一下那几个音,唱一唱乐谱,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最后再引导学生用略带哭泣的伤感的声音进行演唱,内化了情绪体验。分析以往的教学过程,首先学生最关注的是故事情节。其次,强化并机械了乐谱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关注。音乐知识应该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种情感体验是准确而深刻的。
在遵循音乐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考虑中国音乐民歌教学的特殊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即中西方音乐语言的传承方式是不同的,欧洲较早出现五线谱并严格按照十二平均律记谱,而我国则在音乐的律法和用谱上完全不同,在一些民歌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录音与乐谱有差别。有些教师认为一定要按教材上的乐谱演唱,不能按录音中的新版本演唱,教材中的版本才是最正确的。真的如此吗?翻阅中国的音乐文化百科资料记载后发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口传心授,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近于口头语,尽管有记谱法的存在,但记谱的目的只是为了建立信息载体,而不是“艺术作品”或“音乐作品”。中国音乐的演奏、创作、接受都较注重心理感受方面,西方音乐则注重于书面的客体逻辑方面。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音乐语言的感知方式上,不同地区的歌曲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中国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学唱具有中国民歌风格的歌曲时,就应该让学生多聆听录音或教师范唱。除此以外,还要多聆听原生态的歌声,让学生学会用心灵感受音乐,用心歌唱来自遥远的天籁之音。这种用听唱的方式学唱民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他们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艺术宝库。这种独特的传授方式正体现了音乐靠声音传播的魅力。
三、了解学生 精选教法
音乐欣赏教学是满足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其水平差异而有欣赏层次的差别。有的能直接感知音响运动的变化,能产生生理、心理上的快感,但还缺乏分辨美的能力;有的能用心灵感知作品的情感内涵,与作品共鸣,能初步地鉴别美。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走进真正的音乐世界呢?
首先,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否到达愉悦的境地。以往,一些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为了拓宽学生思维,经常步入误区,无论给学生欣赏怎样的音乐,都是先抛开题目,任凭学生自由想象。学生根据音乐漫无边际地展开想象,如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学生把描绘黄河的音乐说成是“暴风雨来了、恐龙来了”。以上案例中,教师选择的体验性音乐欣赏法在操作过程中走入了盲区,以至于听赏效率降低。我认为,在欣赏标题性音乐时,教师不妨先告诉学生题目,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有范围地想象。如果不给学生一定的想象范围,加上音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学生会很快游离音乐,欣赏的效率会受影响,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如此“放风筝”似的教学是达不到高效教学目的的。
其次,小学生年龄都在7~12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孩子注意时间为20分钟。音乐教学的心理效应“首因——近因”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对首先出现的那些刺激反应效果最好。那么,就应利用高效时段来开展音乐性活动,如导入环节就是首次的刺激。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非常有效的策略。我们设计导入是为新授内容服务的。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过于花俏,内容常常是非音乐性的。曾看过这样一节课,为了体现“学科综合”、“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等教学理念,教师设计了一个长达十多分钟的导入环节:首先,提出圣诞节话题,请每个学生讲一句新年祝贺语,再欣赏《铃儿响叮当》,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模仿滑雪,在教室内欢快地奔跑,最后气喘吁吁地回到座位,进入冬天下雪的主题……我在听课时发现:这样的导入设计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的疲劳感,最后学生是在疲劳状态下进入新课学习的,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浪费了教学的最好时段,而且还影响到新授环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安排的内容要直入主题,不要兜圈子浪费时间,高效时段要高效利用。
提倡音乐本位,并不意味着要追求以往的有专业音乐学科体系特性的、枯燥刻板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学完全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适度的结合,但在实施中,应该以音乐为本体,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音乐艺术并不是孤岛,它与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多方位理解。教学中既不能过于强化技能,又不能抛弃技能,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目标”在音乐学科中的位置。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坚持“音乐本位”的原则,借音乐的神奇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编 婷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