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博,刘启珍,兰 婷
(1.中国计量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价值
刘 博1,刘启珍2,兰 婷1
(1.中国计量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其价值体系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信仰价值主要表现在价值方向、价值体系、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四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信仰;信仰价值
信仰价值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中,某种主义、主张、理论、宗教或其它信仰对象对人们的“需要—满足”关系,是某一信仰对象对信仰主体自身以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价值通过特定主体的信仰活动表现出来,集中体现在价值理想、价值体系、制度模式和运行机制上。毋庸置疑,从解释学的角度,信仰对象对于信仰主体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从来都是具体的,因而其争论也是在特定时空和特定限度内的。在比较视野中,作为指导中国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价值问题,一直是学界和坊间争论不休的话题。有学者认为,只有宗教信仰才具有信仰的典型特征,信徒们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极度依赖与依恋的精神状态,才能被称为信仰,因而只有宗教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文本,因而不具信仰价值。[1]那么,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提法是否是一个真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具有信仰属性?如果有,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态度到底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价值又有何种表征?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无信仰价值判断”的客观需要,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小康社会的学理基础,是重构转型时期国民信仰体系的当务之急。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中国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这些冲突和碰撞的结果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维系人们的共同价值体系被打破,人们陷入空前的困惑和迷茫,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大量的失范现象。
应该说,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可为什么在物质文明较以前大为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精神文明的缺失和混乱呢?对于这一点,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因为人们精神上失去了信仰的支撑。学者普遍认为,转型时期重新确立一种共同的信仰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信仰的重建工作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极为急切的课题。[2]然而,转型时期到底应该将何种理论作为终极信仰?信仰重建又该如何进行?对此,理论界却莫衷一是。部分学者主张重新倡导儒家伦理,建立中国人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也有学者寄希望于已经植根在中国民众的佛、道和民间信仰,以宗教的形式来应对人们心灵的危机,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引进西方的现代思想成果是不够的,还得引进其文化即基督教信仰。[3]当然,更多学者则是将目标锁定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但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思维方式以及重建路径等诸多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4]比如,在重建路径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优化信仰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与时俱进地创新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5]有学者认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6]而有的学者认为,信仰重建应主要抓思想建设工程,实现与党的建设的互动,通过党的建设检验和巩固信仰重建的成果。[7]但总体而言,学界关于信仰重建的探索渐次清晰化。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新时期的信仰重建工作。从邓小平理论到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信教育”、先进性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与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精神信仰追求上的积极探寻。而最具意义的是,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孜孜以求,探索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路的科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结晶。这其实已经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信仰重建的前途和方向。可以说,“十七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转型期间信仰体系的重构联系起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由自觉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时期重新建构信仰体系最清晰、最科学的表述。
有学者认为,信仰和宗教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提法有引导崇拜迷信之嫌。为了避免人们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产生误解,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领域和宣传领域避免使用“信仰”一词,而只讲“理想信念”。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8]“是人们在对价值的终极追求中形成的精神生活的模式。”[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以科学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信仰对象,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人们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完全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提法不仅能更好地表达当代中国人民崇高的理想追求,而且能避免因替换概念而放弃信仰的危险。因为,如果不讲信仰,不用科学的、正确的信仰去占领人们的头脑,自然会有其他诸如金钱、权势和宗教甚至邪教去占领人们的头脑,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和信仰淡化恰能说明事实也确实如此。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不仅如此,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价值体系更是当前精神领域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内容上涵盖、整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域探索的理论精要,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众心中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到底如何呢?为了了解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信仰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价值研究”课题组于 2009年8月至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上城、下城、江干和下沙高教园等四个区以及海宁市的周王庙、长安和盐官等三个村镇对部分民众进行了调查。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上述地区部分普通群众、在校大学生、教师或科研人员、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基本涵盖各社会阶层。调查以问卷调研为主,共发放问卷2311份,回收2182份,有效问卷2143份,有效率为92.73%。同时,召开小型座谈会5次,走访24位村镇干部、47位高校教师。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作为统计工具,主要运用描述分析、交互分析、回归分析等数理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10]
调查显示,在回答“对于中国能否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时,分别有71.3%、12.2%和10.8%的民众表示“充满信心”、“较有信心”和“说不清”,而选择“没信心”的仅占5.7%。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经过各族人民 60年多年的共同努力,国家综合实力变得越来越强大、民主、文明、和谐,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美好,绝大部分民众从切身经历中更清晰地认识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大部分民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十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坚信不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事业已经深得人心。
(1)大部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了解。在“您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了解的是”的回答中,91%的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更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次是教师和科研人员,达到78.3%,而企业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和普通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也都较高,分别达到70.5%,68.6%和44.7%。调查还显示,各类群体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例最高15%,最低不到3%(表1)。
表1 各类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情况调查表
以上数据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众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差别,大部分党政干部、教师及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在校大学生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较好的掌握和了解,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相对要差了些,这一点在普通民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非常强,要完整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过程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基础。据访谈及座谈会材料,很多群众认为“马克思主义太抽象了”、“太深奥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文字表述通俗易懂,基本原理容易掌握,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产物和时代发展是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同、理解和掌握的。
(2)绝大部分民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能给中国人带来现实的好处。尽管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时几乎所有(99%以上)的受访者都认为后者与前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在回答“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经典马克思主义更能给中国人带来现实的好处”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民众表示“非常赞同”、“比较赞同”和“赞同”,仅有不到5%的民众认为“不太赞同”和“很不赞同”。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发展上有希望。绝大多数民众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能给自己带来现实的好处。这充分说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中国民众接受和信仰已经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现实中得到广泛认同。
在回答“你的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45.3%的人选择信仰经典马克思主义,15.9%的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信仰”、“宗教”和“迷信”分别占 21.1%、11.5%、6.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能够成为当前民众最主要的信仰。从访谈得知,无论是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还是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大学生,他们在选择是信仰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大多数情况其实是没有将二者截然分开,而是合二为一的。这样看来,不同的阶层、不同知识层次的民众,都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和信仰领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系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成为转型时期民众的精神寄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一个集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于一体的统一体,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是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源泉和指针,因而合乎逻辑地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核心。该核心的内容包括: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11]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还包括同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等有内在联系的几个不同方面,主要是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等。这些方面不只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有内在联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因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的形成有重要的甚至决定的作用,而依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逻辑起点、基石、支柱和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结构,就是由逻辑起点、核心、基石、支柱和主体等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12]
具体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仅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发展模式等真理向度的内容,而且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价值追求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向度的内容。这种真理和价值向度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又放眼于未来;既激发人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又引导人们超越片面的物质功利追求而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科学地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与共产主义这一更具超越性的价值信仰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极其强大的理论感染力和现实针对性。这正是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次的民众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属于自己价值归宿和信仰领地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能够填补转型时期中国部分社会群体出现的信仰真空,成为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要求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统一体。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无论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还是情感、态度和行为,都始终贯穿和蕴含着的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这种同一的东西。而后者正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精要所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政治、人生领域和人生价值方面的具体展开。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无疑的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牢固树立的基本观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既是基于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之上,又是这种科学世界观的集中表现。信仰主体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而且把这种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自己的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达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要求的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特质或根本创新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因而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化”了的信仰体系,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是一个孤立的或完整的“信仰”,而是置放于马克思主义这个整体信仰的内在结构之中的“初级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强大作用,其信仰价值主要表现在价值方向、价值体系、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四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向度最根本的内容。邓小平强调,“放弃社会主义,中国就要乱,就丧失一切。”[13]江泽民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4]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国际上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模式”,不管对其内涵作怎样的阐释,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其中最核心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最根本保证。
人生会有很多具体的、明确的目的,但这并不能代表人的一生应该向何处去,不能从根本上给人的生活以安顿,给人的精神以家园。人需要一个整体性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人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终极的奋斗目标来作为价值上的终极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做人的目标,确定人们的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超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将思想精神表征着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方面,最终达到道德境界、思想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坚持和发展了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价值,既有现实性,同时又具有“终极理想”性,它要求我们必须用现实性和终极理想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去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本身,既不要片面地强调它的终极理想性的一面,从而像罗素那样将之完全等同于一种宗教信仰,也不要片面地强调其现实性的一面,从而将其彻底地世俗化甚至庸俗化。
一方面,这种动力主要表现在共同理想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能团结和凝聚最大多数人不懈奋斗、顾全大局、和谐相处。正如邓小平在谈到共同理想时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11]实践证明,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行动,是中国人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政治优势。“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体现在爱国主义上。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同时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中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爱国主义情感的同一性就体现出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动力作用还集中体现在爱国主义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云谲波诡的时代浪潮中扬帆前进,历经历史沧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作为民族思想的支柱。所以,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腾飞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化”了的信仰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初级阶段”信仰,一个是终级信仰。这种“初级阶段”信仰不仅成为维系转型时期中国民众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地切入到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地、真正地转化成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使现实的中国和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之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二级超越结构:首先向“发达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这个“一般超越目标”前进;进而奔向共产主义这个“终极越超目标”。这样,避免了像以往那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同时,也使人们在实际“操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同时,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是一种“孤立的”、“独立的”或所谓“完整的信仰”,而是置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整个体系的内在结构之中的“初级阶段”信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将日益为中国的广大民众所接受和认可,而后被确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并随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实现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最终实现中国民众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向共产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25.
[2]郭齐勇.重建维系人心的信仰系统[J].学海,2010(5):5-7.
[3]王小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2):59-61.
[4]曹天航.21世纪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6.
[5]刘小华.弘扬·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诉求的时代主题及因应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9(6):39-40.
[6]丁祥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今日南国,2009(6):208-210,
[7]赵 薇.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山东社会科学,2006(8):85-86.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20.
[9]桑玉成.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81-86.
[10]刘 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调查报告[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36-39.
[1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12]李 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结构论[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2):14-18.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316.
[1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9.
[15]贾绘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向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73-77.
Value of the belief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LIU Bo1, LIU Qi-zhen2, LAN Ting1
(1.College of Humanit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Faculty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 China)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is not only as a banner in our modernization,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significance, in fac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faith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Belief has a complete structure system and value system and has become the faith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s beliefs valu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value system,dynamic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od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Belief; value of beliefs
D616
A
1009-2013(2011)02-0058-06
2011-02-21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09B16)
刘 博(1974—),男,湖北麻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陈向科